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乡亲住进新居 新风吹进深山

榕江县大力实施人畜混居整治工作

乡亲住进新居 新风吹进深山

  计划乡加化村村民正在改造的住房。

  山风轻拂,月亮山之巅的榕江县计划乡加化村一片清凉。近日,村民姚小丫带着孩子从县城回到村里的老宅避暑。

  “去年我们两口子在外打工,过年回家的时候差点就找不到家了。”30岁的姚小丫特别腼腆,从邻村嫁到加化村已经11年,差点找不到家反而让她特别开心:“政府帮我们把房子改造了,一楼不再养牛养猪,也可以住人了,家里干净方便。”

  方便,是因为家里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厕所。“村里还在我家屋后修了排水沟。洗衣机一按,随时都能洗衣服。”说到这里,姚小丫又笑了。

  榕江县是贵州唯一横跨月亮山和雷公山的深度贫困县。长期以来,山里的百姓习惯建二层楼的木房,一楼养猪牛羊,粪便直接外溢,二楼住人、做饭,相应地也产生了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问题。

  2017年6月,榕江县启动以人畜混居整治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改善试点。

  “去年底,加化村就完成了59户人家的人畜混居改造。”加化村第一书记盘应勇介绍。2018年,整村摘帽后,村里还加大了村容村貌整治,引导村民修建排水沟,修建串户路等。眼下,正在进行部分扫尾的基建工程。

  与加化村相距10多分钟车程的计怀村今年也启动了整治工作。同时启动的还有透风漏雨专项整治。这不仅是对居住环境的改善提升,还是一场新旧生产生活方式的碰撞。

  “为了说服村民改造房屋到一楼居住,劝大家不要在二楼的木地板上起地龙(将一口大锅安在地板上,易引发火灾),到村民家里做二、三十遍思想工作是家常便饭。”计杯村村支书侯建科介绍。

  作为土生土长的计怀人,侯建科非常理解村民的“不配合”。有的认为牲畜养在一楼可以防盗,有的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新风要上月亮山,就得把思想转变工作做透。

  一开始,村民潘老央对改造的意见最大,反对的声音最强烈。村干部一遍又一遍地找他谈心,分析利弊,终于,他成为村里第一家完成改造、搬到一楼居住的村民。

  “我现在经常约朋友来一楼吃饭、喝酒,日子比原来舒服得多了。而且,我家现在已经成为村里的样板,好多不愿意改造的村民看到我家的变化后,都改变了想法。”

  “村民都感激地说,房子是共产党帮助改造的。”计怀村的干部自豪地介绍,“预计到9月底,计怀村的人畜混居整治就能完成。”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榕江县探索出了一套人畜混居整治的实施办法。对于需要继续养殖牲畜的农户,实施异地改造的,将圈舍修建在屋外。实施就地改造的,一是修建0.8至1.2立方米的粪液池,1立方米的储粪间;二是修建隔离墙,硬化人行通道;三是修补隔离楼板,并用塑料制品封严隔离,杜绝臭味上行。通过整治改造,减少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粪水不外溢,蚊蝇明显减少,村寨环境清爽整洁,群众还能得到充分发酵后的农家肥。

  对于不需要养殖牲畜的农户,实行一楼硬化,将二楼原有的火炉移至一楼,并修建灶台、厕所等。

  “结合县里实施的人畜混居改造‘一户一策’,改造后的房屋都能达到安全、卫生的标准。”榕江县住建局党组成员、县危房改造专班副主任陈志银介绍,县里还请了专业的评估公司对农户的房屋进行专业评估。根据每户房屋的具体情况,补助资金从3000元至3.5万元不等。同时,还请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改造在标准范围之内的,群众不用花一分钱。

  两年多时间,月亮山变了模样。群众对整治工作越来越支持,自觉清理一楼等待施工队开工,主动到施工队帮忙……根据摸底,榕江共有人畜混居家庭户8066户,目前已完成改造2700多户。预计10月底,榕江将全面完成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