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决胜脱贫攻坚就需要这样的‘潘核桃’。”“这个节目再现了一名优秀青年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9月29日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现场,中青一班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班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作为这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节目的主演之一,我在思想上是真的得到了净化、洗礼,党性和政治品格得到锤炼。”10月12日,在中青一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成立会上,来自贵州磷化集团风险管理与审计部部长、情景剧《班会》的主要演员之一张婉丽学员感慨到。
在主题教育中收获集成作为剧中的主人翁“潘核桃”,就是中青一班的一名普通学员潘学军,现任贵州大学农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他10多年磨一剑,从葡萄专家变成核桃专家,让赫章县核桃从10万亩变成160多万亩,种植户每户增收5000元,产值达15亿元;培养了200多名技术人才,2016年获全省脱贫攻坚奉献奖,2017年贵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之一,老百姓都叫他“潘核桃”,“潘核桃”真正成为了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代名词”。“他的故事,就是我们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缩影,就是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先进学习的典型,就是我们庆祝祖国生日最好的献礼!”中青一班班长马继红说。为保证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中青一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在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结合学校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在艰苦排练中锤炼党性修养通过班会和党支部商议,中青一班全体学员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要深入挖掘“潘核桃”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通过编排舞台情景剧把“潘核桃”的故事搬上文艺汇演舞台,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党校学员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把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参加主题教育焕发的热情转化为认真学习和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这个剧本就是身边同学的感人事迹,能作为‘编剧人’,我真的感到很荣幸,前后集思广益十易其稿,我觉得这就是学习诠释守初心担使命的过程,将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自省红十字会的学员马艳华说。“在全省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青一班能用潘学军同志长期坚持扎根基层、发扬斗争精神、带民致富的先进事迹来生动阐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信通过党校学习锤炼和主题教育的开展,他们会在今后工作中积极投身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三大战略行动的斗争实践,为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的贡献,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班主任李莹老师感慨道。
在示范引领中不断踏步向前在主题教育中,离不开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在党性锻炼中,需要看得见、学得来的典型人物,这是开展主题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对此,中青一班全体学员达成共识。节目成功演出后,更加激发了学员们开展主题教育的政治热情,学员间开展谈心谈话,通过讲述身边的奋斗故事,在全班营造了学习典型、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大家受到了感染,温润了初心、激发了使命。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这些“有形的正能量”也再次“回望来时路”,全班学员表示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打下坚实之基。(马艳华 本网记者骆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