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事实
三都县中和镇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项目于 2017 年 3 月开工建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三都县脱贫攻坚工作“约法三章”的通知》(黔南委﹝ 2017 ﹞ 20 号)文件要求,将本项目列为“停止建设类”并于 2017 年 12 月停工,至今项目未复工,目前项目已完成:1. 挖填土方约 5000 立方米;2. 建设完成砖混钢筋结构大楼主体框架约 13150.62 平方米,并已封顶;3. 给水、供电工程,信息、消防工程已完成总体的 70%。项目总工程量已完成 42%。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三都水族自治县整改处置遗留工程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三党办发〔2020〕124 号)文件,为切实做好三都县中和镇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遗留工程”项目的整改处置工作,经中和镇战区遗留整改处置领导小组开会研究讨论,将该项目定位为“续建”类进行整改处置。
二、项目简况
(一)项目名称
三都县中和镇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二)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情况
总投资 5000 万元,资金构成为申请上级财政资金外,其余为地方政府配套。
(三)批复的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主楼 13150.62 平方米,停车场 3000 平方米,休闲广场 4500 平方米,供电工程 27898.92 平方米,信息、消防工程 27898.92 平方米,挖填土方 5000 立方米,绿化 9021 平方米。
(四)前期手续办理情况
1. 项目可研批复(三发改批〔2017〕231 号)
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520000201717348 号)
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 520000201719219 号)
4. 用地预审意见(三国土资规划函〔2017〕40 号)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号:202052273200000160)
6. 施工 - 设计总承包招投标
(五)项目推进情况及现状
项目于 2017 年 3 月开工建设,为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三都县脱贫攻坚工作“约法三章”的通知》(黔南委﹝ 2017 ﹞ 20 号)及巡视整改要求,将本项目列为“停止建设类”并于 2017 年12 月停工,至今项目已完成:1. 挖填土方约 5000 立方米;2. 建设完成砖混钢筋结构大楼主体框架约13150.62 平方米,并已封顶;3. 给水、供电工程,信息、消防工程已完成总体的 70%。项目总工程量已完成 42%。
(六)累计完成投资
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 3323.78 万元。
三、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交通条件
三都交通便利 , 有“贵广高铁”穿境而过 ,“夏蓉高速”“兰海高速”冠通三都,而“三荔高速”“三独高速”于 2019 年先后建成通车,项目所在地中和镇雪花湖距县城 30 公里,国道 G243 穿境而过,距镇政府驻地 3 公里,距“三荔”高速匝道口 1.5 公里。
(二)资源条件
三都县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中和镇又是马尾绣生源地。单就水族马尾绣、水书、水族银首饰、水族歌舞、水族端节等,它们以浓厚的亲情和生动的形式,深深地植根于水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在社会中广泛地传承与发展,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民族文化浓厚。中和镇是水族聚集地,有马尾绣、水书习俗、剪纸、端节等四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995 年获黔南州命名为“水族马尾绣艺术品之乡”,2010 年获贵州省命名为“水族马尾绣技艺”传承基地,2019 年获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生态保存完好,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 18℃),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多低山、丘陵、谷地,地势较为开阔平缓,海拔在 460—1100 米之间,森林覆盖率 68%。有全国 200 个最美移民小区之一的“雪花湖”3A 级景区、务朝瀑布群、孟略河景区、亿万山、雄寨仙人桥、安塘石林、中和瀑布、引郎石棺墓、板告农家水族博物馆、灯光犀牛洞、板良龙角趵突泉、安塘地下溶洞奇观、雪花洞瀑布、达便水族古寨、水根水书碑林、猫石、帽合山等待挖掘景点。
(三)市场条件
三都东邻贵州民族风情重镇黔东南 , 南接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北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勺相连,是贵州南部荔波综合旅游区中的“两翼”部分。目前, 三都的省内客源地主要是贵阳、都都及周边的县市 , 随着“两高”开通三都将成为西南地区通往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门户,珠三角城市群必将成为三都另一重要客源地。 珠三角客源较高的出游率、消费水平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热衷将随着“两高”的开通给三都旅游带来实惠和效益,众多游客将会到三都体验水族文化的与众不同。
(四)环境评价
本项目在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时就已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对项目运营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采用的工程防治措施和管理等方面的防治措施,所以,本项目建设不会对目前的环境状态产生不良影响。本项目建设可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促进项目区域内环境状况的持续好转,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四)政策条件
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传统手工艺品的开发主要聚焦在少数民族文化上。目前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政策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法规 :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 (2010- 2020)》 等,它们有力地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贵州省为了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 黔府发 [2011]18号 )、《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黔府办 (2015) 52 号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步形成了包括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电影发行放映、音像、网络文化、文化旅游、艺术培训、艺术品业和对外文化交流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为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三都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水族马尾绣、银首饰等成为当地的一大产业, 从事马尾绣生产企业 ( 合作社 ) 就有 0 多家,从事银首饰加工企业 ( 作坊 ) 已经达到 100 多家。可见手工艺品的发展必然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被世人重视,国家、省、州、县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市场化运作已经给予肯定,其在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作用愈来愈突出,大。市场化运作方式条件已经成熟,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
(五)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本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项目可研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预审意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施工—设计总承包招投标工作,工程完成主体框架结构等。
四、项目策划
(一)总体定位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使雪花湖 3A 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齐备,内容更加丰富,景观更加亮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景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保护,使之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水族民族风情体验、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标准 3A 级多功能旅游景区,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多元素和多功能,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点。
(二)功能规划
三都县中和镇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项目主楼 1 至 4 层作为雪花湖移民社区政务大厅、非遗大师工作室、党群服务中心等使用;5 至 9 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入驻,将其作为加工生产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经营等具有收益性方向性质的场所使用。
(三)空间布局
三都县中和镇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项目,是为了加强和完善原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景区环境,完善景区功能、提升旅游景区品位、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游客到三都旅游。
本项目的建设实施,能够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旅游业和水族文化融合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较快发展,增加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加快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水族传统文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策划要点
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十四五”期间,旅游业将成为贵州全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兴产业,旅游景区建设成为投资热点,在促进消费市场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加就业,进而实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对投资合作方的资质要求、招商引资的需求
要求具有土木工程专业和水电工程专业资质的投资合作方;招商引资上,投资商资金充足,按业主规划进行投资建设。
五、财务指标分析(单位:亿元)
(一)投资总额:0.5 亿元 .
(二)引资需求:0.3 亿元
(三)投资估算
1、本项目估算总投资 50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914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 86 万元。
2、建设投资:工程费用 3962 万元,占总投资 79. 24%;其他工程费用 251 万元,占总投资 5.02%;其他费用 321 万元,占总投资 6.42%;基本预备费用 335 万元,占总投资 6.7%,建设期贷款利息 86 万元,占总投资 1.72%,流动资金 45 万元,占总投资 0.9%。
(四)分年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建设投资 1 年投入,分别按照 3 次投入数额及占建设投资额的比例如下表:
资金使用计划表
年度 | 投入额(万元) | 所占比例(%) | 其他基金(万元) | 主要用途 | 备注 |
第一次 | 1500 | 30 | 1000 | 土建 | 每4个月为一次 |
第二次 | 2500 | 50 | 1500 | 土建 | |
第三次 | 1000 | 20 | 1000 | 土建、设备 | |
合计 | 5000 | 100 | 3500 |
(五)资金筹措:投资、合资、合作
(六)投资回收期:15 年
六、工作打算
拟通过融资、合作等资金、引进社会资金将非遗中心主楼 1 至 4 层作为雪花湖移民社区政务大厅、非遗大师工作室、党群服务中心等使用,5 至 9 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入驻,视用途而定,分步分区域盘活资产。
七、项目业主单位信息
名称:三都水族自治县生态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中和村
联系人:潘鸿记
联系电话:13638549126
邮箱:975142663@qq.com
八、项目推介单位信息
名称: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人民政府
地址: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中和村
联系人:潘鸿记
联系电话:13638549126
电子邮箱:975142663@qq.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