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村超”“村BA”等“村”字号文旅体活动,将民族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和乡村旅游,成功打造系列“村”字号“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民族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进一步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刻启示和重要现实意义,要持续打造“村”字号IP,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激活文化资源,展示文旅体融合生动实践。“村超”“村BA”的蓬勃兴起,植根于贵州深厚的民族文化,充分挖掘了榕江、台江等地的乡村民俗、传统技艺、特色美食等本土文化资源。比赛现场的苗族舞蹈、侗族大歌、蜡染、长桌宴等展现出浓郁的多彩贵州民族风情,激活了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充分展示了贵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各地应立足实际,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找准亮点和特色,深化文旅体融合。
丰富旅游业态,做优文旅体融合乡村品牌。“村超”“村BA”已成为贵州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崭新名片,榕江、台江以“非遗+赛事+乡村”为引擎打造沉浸式文旅体旅游路线,交出亮眼成绩单。下一步,要推动“村”字号+农特精品特色产业发展。引入合作企业,打造“村超”“村BA”商标冠名产品,提升农特产品品牌效益和市场知名度。要重点围绕“村超”“村BA”文化打造台盘篮球小镇、三宝侗寨等一批特色小镇,开发旅游消费新场景。
凝聚群众智慧,培育文旅体融合内生动能。“村超”“村BA”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奉献。持续打造“村”字号品牌,要坚持乡土情怀,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气”和“村味”不变,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优化“村超”“村BA”品牌赛事,持续办好“村超”全国赛、“一带一路”村超国际友谊赛、“村超”世界杯、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全国民族团结“村BA”篮球联赛等赛事。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赛事策划、组织实施全流程各环节工作,激发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创新创造的主角,为文旅体融合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培育源源不断的内生动能。
加强文化运用,提升文旅体融合发展质量。“村”字号IP,融入了贵州山地的朴实民风、多元习俗和价值观,具有原生、包容、朴实等文化品性和坚毅、质朴、刚健等精神特质。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要实现“以文化人”和“文旅富人”,将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建设与“村超”“村BA”等“村”字号IP推广结合起来,将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熔铸在“村”字号IP上,实现多彩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和提升文旅体融合的文化内涵,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