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动态要闻
沿河以“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思路促进高质量发展

昔日荒坡蝶变“金山”。中寨镇万亩“感恩茶”吐翠,茶农喜收“金叶子”;

南庄村空心李树挂满果实,冷链物流夕发朝至,带富19.6万群众;

群山之巅,百米风机巍然矗立,“转一圈就是6度清洁电”,苦竹村六台山风力发电场年减碳5.3万吨;

…………

初秋的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处处涌动着绿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8月22日,暮色中的中寨镇志强村茶山层峦叠翠,茶农杨胜强看着满目翠色喜不自胜。“浙江那边叫它白茶,咱唤它‘金叶子’哩。”

7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光景——泥泞的毛坯路车辆难行,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守着贫瘠土地过日子,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2018年盛夏,360万株来自浙江安吉的“白叶一号”茶苗跨越山海扎根中寨。彼时,杨胜强未曾想到,这些茶苗竟改写村庄的命运。

2021年,首批茶青开采,茶青单价从最初的每斤8元涨到30元。杨胜强的32亩茶园,当年卖茶青收入5万元,“比种10年包谷赚得还多。”那一年,中寨镇的茶园面积突破5000亩,外出务工青年开始回流。

随着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全镇相继衍生出6家茶叶加工厂,年加工高端干茶2.5吨。茶产业发展还带动运输、包装、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昔日“零产业”乡镇蝶变为“万亩茶乡”。

依托中寨镇“白叶一号”感恩茶的影响力,沿河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扩大种植面积,提升品牌效应。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5.81万亩,2024年产值超13.7亿元。

近年来,沿河以“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为笔,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取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沙子街道南庄村,昔日荒坡已实现“点石成金”。看着秋风中枝条舒展的李树,果农黎勇感慨:“当年外村姑娘绕道走,邻里为抢瓢水打破头。多亏发展空心李产业,才让腰包鼓了起来。”

2014年以来,沿河立足县域石漠化生态实际,整合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把发展空心李同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据了解,沿河沙子空心李是当地独有的山地特色水果,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加上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为空心李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沿河独有的标志性农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

该县每年还举办李花节、李子采摘节、“李王争霸赛”等活动,擦亮空心李“人间仙果·李中茅台”的金字招牌。依托冷链物流,空心李实现夕发朝至,每年上千吨李子乘着电商翅膀“飞”出大山。如今,沿河9.28万亩李园年产值可达8.8亿元,19.6万群众通过这枚“人间仙鲜果”走上致富道路。

山下茶果富万家,山巅绿能正澎湃。

走进晓景乡苦竹村六台山风力发电场,5座大风车旋转的叶片搅动着强劲山风。“风车转一圈,就能生产6度清洁电。”风电场项目副总监邱育群仰望着运转的机组介绍。

今年4月,这座装机3万千瓦的风电场全容量并网投用,年发电量可达6400万千瓦时,产值2300万元。此外,还能年节约标准煤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万吨。

沿河地处大娄山与武陵山脉交错带,百米高空年均风速4.8米/秒,风能年可利用1800小时;太阳年总辐射每平方米1000至1400千瓦时,光能年可利用830小时,成为发展绿电产业的天然资本。

近年来,沿河以“店小二”姿态服务清洁能源项目:县领导挂帅联系,部门协同联动,在审批、用地、环评等环节靠前服务,全力疏通建设堵点,使得清洁能源开发的图景加速铺展。“当前在建的3个风电项目装机20万千瓦,总投资13.25亿元。”沿河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田茂涛说,目前,该县已规划布局新型综合能源重大项目18个,总装机容量680万千瓦,总投资规模达960.45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