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动态要闻
贵州鲟鱼产量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全国每5条商品鲟鱼中,就有1条产自贵州。连续两年,贵州鲟鱼产量高居全国第一。

《202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鲟鱼总产量14.9万吨,其中贵州省产量3.25万吨。2024年底,贵州鲟鱼产量升至3.6万吨,养殖面积达145万平方米,产业覆盖全省9个市州,铜仁、遵义、黔南的养殖规模居全省前列。

养鱼先养水。贵州成为全国鲟鱼产量领跑者,离不开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生态。

今年上半年,全省11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8.3%,23个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坚持生态优先,凭借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优势,贵州鲟鱼养殖之风渐起,省内外企业纷纷落户,清澈的鱼塘镶嵌在山谷中,为各地群众“鲟”到致富新路。

好山好水出好鱼

9月10日,记者来到黔东南州台江县鲟鳇鱼三产融合产业园,还未进入园区便被门口的一片水域吸引——清澈的河水沿岸线流淌,水鸟翩翩起舞,黄红绿相间的花草在河道中央绽放,仿佛置身湿地公园。

“这是我们尾水处理‘三池两坝’的其中一个尾水坝,鲟鱼养殖用水经梯级处理后,作为生态补水,通过眼前的尾水坝达标排放进入河道。”产业园助理养殖技术员吴启淳介绍,项目总占地面积220亩,尾水处理区域就占了40余亩,而这套投资超2000万元的尾水处理系统,是产业园践行“养鱼先养水”生态理念的重要法宝。

作为亚冷水性鱼类,鲟鱼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是地球现有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对水质水文极为敏感,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

“基地所处的台江县台盘乡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地处清水江下游,水温常年恒定在18℃至22℃之间,是鲟鱼养殖天然的‘恒温水箱’,也是优质水质过滤器和不可多得的水体增氧机。”产业园销售负责人王伟说,在基地上游有一座空寨水库,每天有6万吨适温清澈的净水流入基地,保障了鲟鱼养殖所需用水。

但有“恒温水箱”远远不够,还需给鲟鱼打造“黄金温床”。

2023年4月,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养殖区建成直径10米池48个、20米池26个、36米池28个,共计102个养殖池成为不同品类年龄鲟鱼的养殖“温床”,养殖规模全省最大。

有了稳定的优质水源和量身打造的养殖池,产业园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今年已产300吨成年生态鲟鱼。

鱼“跃”国门受青睐

高蛋白、低胆固醇脂肪、肉嫩味鲜、无“刺”可挑,贵州鲟鱼在全国乃至亚洲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9月8日,在黔南州荔波县贵州远大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鲟鱼养殖基地,正午阳光透过水面,在联排的流水池内折射出细碎金斑,密密麻麻的鲟鱼时而聚集到一起,时而游荡开来。

7月初,一批鲟鱼活体在远大水产基地装车出发。6个多小时后,这批8吨的贵州鲟鱼运抵广西友谊关口岸,次日中午便送到越南订货商手中,由此完成了贵州今年首单鲟鱼出口越南。谈起第一次向越南出口鲟鱼,基地总经理赵佃存记忆犹新。

2021年夏,赵佃存在一场越南市场的考察中,发现了鲟鱼在当地有着巨大的商机。越南曾经是法国殖民地,法国人喜爱吃鲟鱼的饮食习惯保留至今,形成鲟鱼消费文化。而越南地处热带地区,不适宜养殖鲟鱼这种亚冷水系鱼。

说干就干。2021年9月30日,13吨贵州鲟鱼在远大水产基地装车,次日清晨抵达广西友谊关发往越南。从那以后,赵佃存深耕鲟鱼出口,2021年9月至11月,基地每周都有鲟鱼出口越南,2022年达到高峰,全年出口鲟鱼货值超700万元。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2家出境鲟鱼养殖企业获海关注册登记资质。今年以来,已有超160吨贵州鲟鱼出口到越南,成为当地人招待宾客的重要菜肴。

做强产业前景广

9月7日,第二届“贵水黔鱼”公共品牌推广活动在贵阳市青云市集举行,鲟鱼丸、鱼骨面、鲟鱼油辣椒等鲟鱼制品引来众多省内外游客驻足品尝。

“现场有快递小哥打包寄往郑州,快的话比我还要先到家。”河南游客王学苇品尝鲟鱼油辣椒后赞不绝口,马上下单购买,快递回家。

贵州能养出量大质优的鲟鱼,水源是关键密钥。贵州省域内流淌着4697条河流(湖),排布着2407座小(2)型及以上水库,更有253亿立方米地下冷流水资源,大部分水温维持在16℃左右,加上全省众多水库深层水,八成以上河道水温常年保持在15℃至25℃,水量、水质、水温均适合鲟鱼养殖。

2018年起,我省建立“贵州鲟鱼”公用品牌,深耕鲟鱼养殖产业。各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衍生出鱼子酱等30余种鲟鱼制品。

从无到有,再跃升至产量全国首位,贵州鲟鱼“游”向省外、“跃”出国门,远销多个东南亚国家,鱼子酱等衍生产品还打开了俄罗斯、日本市场。

记者从贵州省渔业协会获悉,今年5月,依据品牌价值评价有关国家标准,经专家评审、技术机构测算、品牌评价发布工作委员会审定,地理标志区域品牌“贵州鲟鱼”品牌价值超9.6亿元。

贵州省渔业协会会员部兼咨询部副部长姚沁池介绍,协会正在全面了解全省153家会员企业需求,将从融资、养殖技术、参展拓展市场等方面给予帮助扶持,不断提升“贵水黔鱼”品牌效应,助力贵州高品质生态鱼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