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动态要闻
贵州已实施22个高校合同节水项目

每日清晨,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的草坪自动喷灌系统开始“工作”,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再生水源源不断流向校园绿篱深处。学校水情监测工作站内的电子大屏上,可实时监测各时段,各办公区、宿舍用水量数据。这幕智慧节水场景源于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

自2019年我省启动高校合同节水管理以来,已累计实施22个高校合同节水项目,多数高校节水率超过30%,实现年均节水量约375万立方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突破1亿元。

“工程性缺水严重”的喀斯特地貌,曾让贵州高校深陷用水困局。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管网漏损率一度超20%,年水费支出270万元。

转机出现在2019年,安顺市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创亿宝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节水管理协议,成为贵州最早探索合同节水模式的高校之一。

此长期服务协议中,采取高校零投入、企业优化高校节水系统改造的方式,按2:8的比例分配节约下来的水费。这样一来,不仅为学校节约了用水成本,也让企业获益,实现双赢。

改造后,校区用水总量、日用水量、人均用水量均大幅下降,该校还依托水情监测站建成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利用丰富图文展板和沙盘模型展示等方式,提升师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如今,不只是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一大批高校通过实施合同节水项目,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节水典范。凯里学院全面改造供水系统并安装智能监控平台,实现用水精细化管理;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创建省级节水型高校,还建成贵州省节水教育基地……在实现节水的同时,学校宿舍、教学楼、体育馆等区域用水设施得到系统性改造提升。

省水利厅节水处负责人马荣宇介绍,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节水工作,共吸引15家第三方机构为包含高校、医院、企业以及城镇等,提供完善计量设施、管网检修、改造和搭建节能监控平台等服务。同时,通过系统化、创新性开展节水宣传工作,有效提升了全社会节水意识,营造惜水、爱水、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