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上午10:00,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贵州证监局、贵州农信举行2023年贵州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情况媒体通气会,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承红,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任丹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处副处长赖懿、贵州证监局综合业务监管处处长洪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协调服务处二级调研员贺培、贵州农信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王贵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承红主持媒体通气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邓承红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承红,欢迎大家出席此次媒体通气会。今天我们举行媒体通气会,主要介绍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有关情况,增强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了解。
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22年9月,我省启动实施了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以下简称“试点县”)建设工作,在12个县(市、区、特区)开展省级绿色金融试点建设,探索出一批绿色金融发展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过一会儿,我们将向大家介绍2023年贵州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媒体通气会的还有: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任丹妮女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处副处长赖懿女士、贵州证监局综合业务监管处处长洪娟女士、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协调服务处二级调研员贺培先生、贵州农信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王贵先生。
下面,先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首先我代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金融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们主动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做大全省绿色金融总量,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积极探索县域绿色金融发展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2022年7月,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顺利通过人民银行总行验收评估,在全国首批五省八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位列中西部地区第一。为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我省复制推广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功经验,于2022年9月启动实施了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工作,试点县建设一年来,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统筹下,通过省直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的支持配合,12个省级绿色金融试点县分别结合县域实际,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纷纷推出改革创新举措。在此,我也代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省直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对试点县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给予贵州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试点县建设工作关心支持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试点县建设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打好建章立制、奖励激励、复制推广“组合拳”,有效形成了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合力,推动绿色金融试点县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采取的工作措施概括起来就是:
一是制定出台“1+12”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9月,以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制定印发《贵州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观山湖区、赤水市、正安县、大方县、金沙县、江口县、思南县、关岭县、六枝特区、都匀市、雷山县、贞丰县12个县(市、区、特区)启动首批省级绿色金融试点县建设。同时,建立金融机构“组团式”对口帮扶指导机制,指导12个试点县结合实际,细化制定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形成1个省级主方案、12个县级子方案的“1+12”政策方案体系。
二是举办“一赛一会”。“一赛”是指举办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应用大赛。为加快推进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营造绿色金融“比、学、赶、超”良好创新氛围,我局会同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贵州证监局等有关部门,于今年2月组织开展了贵州省首届绿色金融创新应用大赛。通过组织专家评委对参选案例的创新价值、推广价值、应用价值、成果成效等方面进行专业、客观、公正评选,最终从22家省级金融机构报送的34个绿色金融参赛案例中评选出“2022年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机构”5家、“2022年度贵州省绿色金融十佳典型案例”10个。“一会”是指通过今天的媒体通气会,回应社会关切,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我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两报一评”。“两报”是指以省政府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名义,要求省直重要成员单位和金融机构“组团式”对口帮扶牵头单位每半年报送一次工作总结,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研究和推进解决工作中存在各种难点堵点。“一评”是指按照《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试点县建设情况每年开展一次评估。今年11月初,我们向各试点县印发了《关于开展省级绿色金融试点县评估的通知》,11月底组织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知名专家及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贵州证监局、省财政厅相关负责同志共同组成专家组,对各试点县自评估情况进行了省级复评复审,按得分高低对各试点县进行了排名,排名结果作为省级金融业态发展奖补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四是进行“一奖一推”。推动省级金融业态发展奖补资金主要用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并在资金分配时根据试点县年度工作评估情况进行差异化分配,对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的试点县给予倾斜。同时,对绿色金融工作成效突出的非试点县(市、区),经市州推荐参与奖补资金的分配,建立了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绿色金融试点县启动以来,累计推动落实2022年度、2023年度省级金融业态发展奖补资金共3000万元,其中用于奖补12个试点县2400万元、用于奖补贵阳贵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300万元、用于奖补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面作出突出成绩或典型经验的非试点县300万元。
总体来看,试点县示范带动效应正逐步增强,有力推动了我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我省高质量推进“四区一高地”建设积极探索出了金融“绿色+”的创新路径。目前,已形成全国首创性团体标准1项(《绿色普惠信贷分类(农业及相关行业)》)、全省性推广复制经验4项(再贷款+绿色普惠信贷产品服务模式、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机制、碳汇(碳票)抵质押融资、绿色普惠金融行业标准)、具有全省性可推广复制价值试点经验5项(司法碳汇入股、绿色金融助力零废新生活、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绿色金融助推县属国有企业实体化、“六方合作模式”肉牛养殖创业贷);试点县16家(次)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企业提供400万元环境风险保障;8个试点县完成生态功能区考核评价;11个试点县实施重点区域水源涵养和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2.98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12个试点县绿色贷款余额770.7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贵州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提质增效,在绿色资源变绿色资产、绿色资产变绿色资本、绿色资本变绿色发展动能上迈出更坚实步伐。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贵州省开展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谢谢
贺 培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协调服务处二级调研员
谢谢您的提问。
大家都知道,贵州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安新区也是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非常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对贵州作出了“四新”重要指示,2022年初,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实施意见》,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重要指示系统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贯彻落实措施,其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制机制”是一项重要内容。贵州省开展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复制推广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进一步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探索县域绿色金融发展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在绿色金融助推绿色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方面闯新路、作示范、建体系、开新局。在开展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中,我们首创省级金融机构“组团式”对口帮扶试点县工作机制,彰显了贵州金融系统扎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担当,也是贵州在发展绿色金融上加强政金协同、强化上下联动、推进系统创新、实现共赢共享的一次有益探索。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天眼新闻记者
请问贵州以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绿色普惠金融框架体系,能否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和进展?
王 贵 贵州农信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
感谢您的提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支持生态文明出新绩等有关工作部署,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贵州农信立足普惠金融传统特色优势,探索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按照顶层设计与局部先行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行发力的思路,围绕标准、机构、制度、业务、产品、系统等打出“组合拳”,绿色普惠金融架构体系全面形成,在全省同业、乃至全国农信系统成为绿色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与引领者。
一是率先研制绿色普惠信贷标准获人总行等部委专家充分肯定。在全国率先发起研制和试点运用的绿色普惠信贷标准,被中国人民银行列入绿色金融标准重点推进清单,标准研制成果得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专家充分肯定,为开展绿色普惠信贷业务提供根本依据。
二是率先实现绿色普惠信贷全覆盖。建立绿色普惠信贷管理与评价制度,搭建绿色普惠信贷产品体系,明确业务流程,推动绿色普惠信贷业务在全省农信全面落地,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绿色普惠信贷全覆盖的省级农信系统。目前,全省农信存量绿色普惠信贷余额达820亿元,有力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率先创建生态账户并由点及面优化运用。在全国率先创建“梵净生态账户”获人民日报头版点赞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县域经济与行社实际,印发“生态账户”优化运用实施方案与评价细则,实现“生态账户”在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及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等重点县域全覆盖。目前,“生态账户”建档超10万户,发放“生态账户”专项贷款近37亿元,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让利达3284万元,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导广大城乡百姓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利民惠民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率先探索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探索生态账户优化运用与农村信用工程提档升级相结合,将生态账户积分作为农村信用工程“绿色增信”元素,丰富农村信用工程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引领普惠群体绿色生产生活的功能内涵,创新开展绿色普惠信用户、信用组(村)创建,成功将大方县凤山乡羊岩村打造为全省首个绿色普惠信用村。
五是率先探索县域农金机构“绿色银行”建设路径。印发《省联社关于打造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支持贵州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意见》,聚焦业务发展、运营管理、能力提升,明确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建设目标、重点举措与评价细则,指导行社进行全面“绿化”改造,推进大方农商行成为西部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具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特色的“绿色银行”建设路径。
六是率先强化顶层设计推进绿色普惠金融生动实践。聚焦毕节、大方、雷山、台江、“黎从榕”等重点区域,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专项意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重点领域,系统谋划发挥绿色普惠金融资源配置、资产定价与风险控制功能,推进绿色普惠金融生动实践,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人民网记者
下一步贵州省还有哪些推进全省绿色金融发展和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的重点措施?
任丹妮 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
谢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全省绿色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3季度末,我省绿色贷款余额6732.4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0.2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民银行提出的绿色金融“五大支柱”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开展绿色金融标准研究和运用,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向普惠主体延伸。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中,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大力宣传、试行了多项绿色金融标准,有效促进了我省绿色金融规范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我省普惠主体的绿色发展需求,研究农业领域的绿色金融地方标准,让我省的绿色金融更普惠、普惠金融更绿色。
二是稳步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强化金融机构环境责任意识。今年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已经指导全省100家金融机构发布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实际健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截至3季度末,我省金融机构累计获得人民银行碳减排工具资金121.9亿元,支持碳减排项目631个。金融机构运用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发放绿色贷款、运用再贴现办理绿色票据贴现共100余亿元。到今年,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已经连续6年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工作,指导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扩展绿色金融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加强绿色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
四是复制推广创新成果,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去年以来,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在包括试点县在内的全省多地指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品牌建设,形成了与林业碳票、生态账户、企业碳账户、水权质押等挂钩的多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后我们将因地制宜积极推广这些创新成果,并带动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五是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宣传我省绿色金融发展成果。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研究,积极举办绿色金融相关学术和实践交流活动,促进我省绿色金融高水平发展。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赖 懿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处副处长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绿色信贷政策,推动绿色保险创新,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动全省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一是督促银行业保险业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持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省绿色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数达到56个,绿色融资余额快速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理赔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功能作用日益增强;法人银行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辖内两家法人城商行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240亿元,将所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项目,助力绿色经济发展。二是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发展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碳汇交易发展,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三是督促引导各银行保险省级分支机构积极争取总部或集团多类型、多领域金融服务,多层面多渠道为我省绿色产业提供融资。2023年下半年,我省银行业通过总部成功帮助企业获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2.5亿元股权融资,成为国家绿色基金在贵州落地的首笔业务。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将继续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和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加大绿色信贷投入、加强和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促进银企对接、积极争取总部对我省倾斜更多资源,协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共同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洪 娟 贵州证监局综合业务监管处处长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好!贵州证监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证监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工作要求,主动担当作为,立足地方资源禀赋,聚焦新能源、大数据等产业,结合国发〔2022〕2号文件和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工作,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加快绿色领域基础设施REITs试点,助力绿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方面推进全省绿色金融发展和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
一是推动支持绿色企业上市。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和专业优势,通过座谈、培训、走访等方式,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资金、项目、用地、税收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培育绿色企业后备资源,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
二是支持绿色债券发行。我局将持续加强对各地债券发行的政策指导支持,面向金融干部、企业负责人组织开展绿色债券业务培训,普及绿色债券知识,指导用好绿色债券融资工具。适时邀请交易所、头部券商专家,系统介绍绿色债券发行的条件、优势及成功案例,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和绿色企业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谋划运用绿色债。邀请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能源龙头企业围绕绿色领域发展与省内绿色能源企业开展沟通交流,为辖区能源企业提供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邓承红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感谢以上几位发布人的详细介绍和解答,感谢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议题需要进一步跟踪报道,可以会后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系,我们将尽可能为记者朋友提供便利。今天的媒体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