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开发区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里,有一座“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示范馆附近有一块巨石,镌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八个大字。
8月27日上午,贵州省党政代表团来到这里学习考察,观看“中小企业办大事”宣传片,听取广州开发区推动“中小企业办大事”的创新举措和经验介绍。

2022年8月27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率贵州省党政代表团在广州市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学习考察。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有什么典故呢?这还要从2018年说起。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视察,他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总书记的鼓励,为当地民营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民营企业充满干劲,对未来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4年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近4万家,全区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屡屡在芯片研发、生物医药、高端仪器等领域实现突破。
这里,见证着许多中小企业的破茧之路。
这里,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镜头回到示范馆!这个总体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示范馆,集展览展示、政务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被称为一个“活”的展览馆。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一角。
展馆共三层,主体分为序厅、“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心无旁骛做实业”“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四个篇章,分别从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实体经济和党建引领四个方面揭示了中小企业在黄埔这片沃土“能”办成大事的密码。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认为,如何实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核心是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4年来,开发区持续在政策支持、金融服务、审批筹建、知识产权、氛围营造等多方面用力,让中小企业能心无旁骛做主业、集中精力搞创新、踏踏实实办企业,办成更多大事。”
据了解,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国内开创中小企业暖企政策体系“先河”,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出台多项全国、全省首创的举措,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提供强有力助推。
代表团成员一边参观学习,一边学习讨论。一位代表表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引领广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专业化方面深耕,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实现特色化和差异化经营。而党委政府也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让广大企业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