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完成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1.8万人、专升本1.2万人,县、乡级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达100%,村级就业公共服务覆盖率达80%左右,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特派员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5801人,共计组织50612名考生报名专升本考试;推动基本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县、乡级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100%,村级就业公共服务覆盖率86.69%;完成120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选派。
2.增强教育质效,新建、改扩建6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5万个以上,引进1500名以上省外校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帮扶。6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完工12所,主体完工12所,主体及以上施工36所;引进562名以上省外校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帮扶。
3.提高卫生健康水平,新建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加快推进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累计配置医疗设备307台,其中新增设备77台,累计新增人员数180人。
4.完善养老体系,启动2万户、完成6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100个示范性社区老年助餐点。启动2万户改造家庭摸排,完成98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基本完成100个示范性社区老年助餐点的摸排选点,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5.优化托幼服务,新建、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1万个以上,对5个市(州)级儿童福利机构进行优化提质、增加床位300张。50所公办幼儿园项目完工6所,主体完工8所,主体及以上施工32所,收尾施工2所、设备安装2所;5个市(州)级儿童福利机构主体施工3所,办理前期工作2所。
6.强化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75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治理1500处,改造普通公路危桥200座。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489公里;下达农村公路事故路段治理项目建设计划,正在开展决策评估、政府采购等项目前期工作;改造完成普通公路危桥66座。
7.维护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安全,在全省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实施“水改”“电改”,新建、改造完成500个村寨。起草《贵州省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水改”“电改”实施及验收细则(试行)》,目前正在按照修改意见完善。
8.丰富文化体育生活,完善100个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设施设备,建成250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400个。在100个基层综合文化站中新增文化设备130套、藏书62932册;完成社区健身路径、篮球场以及农体工厂器材项目申报资料审核、项目建设点确定、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
9.打造宜居环境,新建、改建17万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完成5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2万个。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4.8万户;5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完工12个,开工29个,开展前期工作9个;开工建设城市(县城)公共停车位2.12万个,建成0.81万个。
10.改善生活配套设施,创建10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新增定制公交线路100条。水城、息烽“客货邮”县级站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8个县级站点改造建设有序推进,开通40条班线补充带货;累计新增定制公交线路80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