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陈连刚代表 会议届次: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77号
主办单位: 省卫生计生委 会办单位: 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代表名称: 陈连刚代表
会议届次: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77号
主办单位: 省卫生计生委
会办单位: 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陈连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建议》收悉。此建议为何力副省长领衔督办的重点建议。经认真研究,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时期,将培育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学术带头人,培养不少于10名省级优秀中青年中医药领军人才和50名省级优秀中青年中医药学科带头人;继续做好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和优秀临床人才研修工作;开展省名中医师带徒,培养100名省级学术继承人;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培养50名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开展“西学中”研修人才培训,培养200名省级能西会中人才;引进外省专家在我省建立中医工作室和研究室,选派优秀中青年人才向省外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专家跟师学习;开展基层中医药师带徒,在全省县级医疗机构和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遴选一批中医药专家,培养一批学术继承人;实施万名村医服务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大职称评审对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激励作用。

(二)关于强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十三五”时期,将加强国医大师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和流派工作室建设,系统研究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争取新建一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和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继续深入开展苗医苗药治疗慢性疼痛研究;加强中医医院科研能力建设,整合资源,深入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继续抓好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应用;整合全省优质民族医药研究力量,探索院校政企联合,深入开展苗族医药、侗族医药、水族医药等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应用;挖掘筛选、整理一批民间中医单方验方。

(三)关于做好中医药资源普查。“十三五”时期,将继续做好乌当等33个县“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原料资源调查和监测项目”,充分发挥贵州省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大方和施秉“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站”作用,扎实开展中医药资源质量检测、数据收集上报工作;深入开展《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及《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饮片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

(四)关于强化各级中医院建设。“十三五”时期,力争建成综合实力强、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管理科学规范的省级现代化综合中医院、全省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基地;每个市(州)至少建好1所三甲中医院,建成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中医院和中医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发挥好区域带动作用;每个县(市、区、特区)建好1所中医医院,80%的县办中医院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标准,部分有条件的建成三级中医医院,所有县办中医医院都成立基层指导科,培训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五)关于开发一批中药传统制剂。“十三五”时期,将加大对中医医院制剂室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经验方开发应用,研制一批特色突出、疗效明显的中药院内制剂;完善落实临床中药制剂相关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院内制剂纳入新农合报销目录,允许在指定中医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同时,加大力度争取我省民族药进入中国药典和引导企业加快中医药新药的研发。

(六)发挥中医学会作用。“十三五”时期,将进一步加强各级中医药学会建设,发挥学会在人才培训、学术交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贵州省中医药学会、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贵州省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等中医药社团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交流等活动。

当前,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编制“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将认真参考和吸纳您的意见建议,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