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称: | 苏维词代表 | 会议届次: |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乌江经济带建设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166号 |
主办单位: | 省发展改革委 | 会办单位: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遵义市政府、铜仁市政府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代表名称: | 苏维词代表 |
会议届次: | 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乌江经济带建设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166号 |
主办单位: | 省发展改革委 |
会办单位: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遵义市政府、铜仁市政府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苏维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乌江经济带建设的建议》(第166号)收悉,感谢对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建议内容紧扣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契合我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和发展实际,对推动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具有较强现实意义。该建议已被省政府列为2016年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建议,由孙志刚省长领衔督办。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长支流,是贵州北入长江的水上大动脉,具有“贯穿黔渝、连通长江”的功能。随着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乌江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纽带,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为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进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乌江流域开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乌江流域开发与保护工作,着力推动乌江流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并进。
一是开展重大专题研究。完成了《依托长江经济带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推动乌江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完善乌江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贵州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研究》、《促进贵州对外经济合作和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和《贵州省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深化研究报告》等多项专题研究工作,逐步明确了乌江流域的战略定位为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长江上游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内陆沿江对外开放示范带,并确定了重点发展目标以及“一轴、四极、三组、多点”的城市发展方向。
二是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水运方面,431公里四级航道已打通并成功完成试航,8个港口15个500吨级泊位已建成,基本形成年通航能力达500万吨的乌江“黄金水道”。公路方面,通过实施高速公路三年会战,先后建成铜大、杭瑞、思剑等公路,截至2015年底全省总里程达到512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根据《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计划)》,力争到“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铁路方面,随着沪昆高铁建成和渝怀铁路复线、玉铜城际铁路等相继开工建设,遵义经铜仁至吉首、昭通经德江至黔江等铁路的规划建设,乌江流域快速铁路网正逐步形成。机场方面,在我省“一枢九支”的机场布局中,乌江流域的铜仁凤凰机场已完成改扩建,“十三五”期间,将力争建成仁怀、威宁机场,并启动德江机场建设。
三是加强流域生态保护。2015年底,省政府批复实施了《贵州省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2015-2020年)》,制定了《贵州省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从2016年1月1日起,在乌江流域实施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经争取,国家《“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已将乌江流域纳入重点治理区域,为抓好贯彻落实,我省制定了《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工作方案》,并积极争取重点流域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中央专项建设基金推进流域内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已争取中央资金18.2亿元支持流域内重点项目53个。
四是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机,不断加强乌江流域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珠三角等全国重点区域合作,打造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遵义新蒲工业园区、安顺市—青岛市共建产业园区、瓮安广州花都区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和辐射。
“推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培育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您提出的加强规划编制、建立项目库、加大“跑部”力度等建议,很中肯,很有必要。经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以及遵义市政府、铜仁市政府等单位认真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我们已将建议认真吸收采纳并细化到具体工作措施中。
(一)关于“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的建议。2016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社科院在前期重大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乌江经济走廊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加快建设以乌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打造优质白酒、优质茶叶、煤磷化工、特色装备等沿江特色产业带和“乌江千里画廊”精品旅游线路,构建沿江宜居绿色城镇带,打造乌江绿色生态廊道,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建设畅通、绿色、开放、繁荣的乌江经济走廊。目前该规划已征求省直相关部门和有关市(州)意见,并通过专家评审,正在与国务院已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作进一步衔接,待修改完善并报省政府审定后印发施行。
(二)关于“建立项目库并明确相关责任”的建议。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乌江经济走廊建设的支撑作用,省发展改革委商乌江流域各县(市、区)政府,经认真梳理、汇总、筛选,已优选出3500个重点项目列入《乌江经济走廊发展规划》,并以专栏形式予以体现。项目涉及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放合作、科技创新等领域。下一步,我们将本着统筹推进、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滚动实施的原则,全面细分各项目任务,明确进度要求,落实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
(三)关于“加大汇报和沟通力度”的建议。为争取将我省更多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纳入国家规划,省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主动赴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工作、对接项目、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努力争取,贵阳至南宁高铁、贵阳信息产业基地、滇黔北页岩气综合开发示范区、乌江污染防治工程、草海生态修复工程、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调水工程、贵州省公益林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已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我省与重庆、四川、云南建立了长江上游地区省级协商合作机制,将通过多种形式,统筹协调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大合作事项。
(四)关于“加强乌江流域宣传推介”的建议。近年来,我省通过举办酒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等大型活动,旨在推动贵州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充分展示、宣传、推介我省的资源优势、气候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地方政策优势和发展需求等,通过活动引资引智促进贵州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各地通过举办或承办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茶博会、民博会、旅发大会、摄影大赛、“青春的乌江”主题直播活动等,多渠道助推省外媒体和各界人士走近贵州、认识贵州、宣传贵州。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乌江经济走廊发展规划》,结合您提出的具体建议,加大力度统筹推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一是以规划为引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涉及乌江经济走廊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按照进度实施或提前实施。二是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是探索推进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有序推动流域内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通过经济手段调动各地共同保护流域环境的积极性。四是建立乌江经济走廊发展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健全统一的信息发布机制,积极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凝聚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智慧,形成推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的合力。五是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省份尤其是重庆市的衔接和协同配合,共同开发建设乌江经济产业走廊,共同推进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重点的省级大通道建设,努力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