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胡国仁委员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支持建设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助推乌江流域脱贫攻坚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52号
主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 会办单位: 省财政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交通运输厅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胡国仁委员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支持建设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助推乌江流域脱贫攻坚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52号
主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
会办单位: 省财政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交通运输厅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胡国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助推乌江流域脱贫攻坚的建议》(第52号委员提案)收悉。该提案是2016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由陈海峰副主席督办。提案所提建议紧扣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契合我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和发展实际,对推进乌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所提具体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乌江流域发展规划”问题。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长支流,是贵州北上长江的水上大动脉,随着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来,乌江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纽带,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为统筹推进乌江流域发展,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社科院在前期重大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乌江经济走廊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将以3500个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以乌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打造白酒、茶叶、煤磷化工、机电装备等沿江特色产业带和“乌江千里画廊”精品旅游线路,构建沿江宜居绿色城镇带,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将其建成畅通、绿色、开放、繁荣的乌江经济走廊。目前该《规划》已完成初稿,征求了有关市(州)政府和省直部门意见,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正与国务院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作进一步衔接,待修改完善后将由省政府审定印发。

二、关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问题。高速公路方面: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了高速公路三年会战,先后建成铜大、杭瑞、思剑等公路,至2015年底总里程达到512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根据《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计划)》,力争到“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铁路方面:随着沪昆高铁建成和渝怀铁路复线、玉铜城际铁路等相继开工建设,遵义经铜仁至吉首、昭通经德江至黔江等铁路的规划建设,乌江流域快速铁路网正在逐步形成。机场方面:目前我省形成了“一枢九支”的机场布局,其中铜仁凤凰机场已完成改扩建。根据规划,我省将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仁怀、威宁机场,并启动德江、罗甸机场建设。航运方面:正加快乌江航道清理和思林、沙沱电站500吨级过船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实现500吨级船舶常态化通航运输。下一步,我省将开展乌江构皮滩、思林、沙沱、彭水电站第二线1000吨级船舶通航设施建设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争取纳入长江经济带战略项目滚动建设计划。

三、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我省高度重视乌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2015年9月省政府批复实施《贵州省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2015-2020年)》,完成乌江流域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定,对乌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实行“河长制”,从“规划、项目、资金、责任”四方面具体抓落实,切实改善乌江水质状况。2015年12月又制定实施《贵州省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从2016年1月1日起,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在乌江流域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自治州之间实施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补偿资金专项用于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和环保能力建设。生态补偿资金实行按月核算、按季通报、按年缴纳,由省环保厅负责考核断面水质监测、资金核算和项目督查,省水利厅负责考核断面水量监测,省财政厅负责对省级乌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下一步,我省将积极争取,探索建立乌江流域贵州、重庆跨省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并争取获得国家资金支持。

“推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培育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对挖掘流域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向长江流域拓展、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省将根据提案建议,一是以规划为引领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每年开工建设一批事关乌江经济走廊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二是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建立乌江经济走廊发展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健全统一的信息发布机制,凝聚发展智慧,形成发展合力;四是进一步加强与重庆市政府的衔接和协同配合,共同开发建设乌江经济产业走廊,共同推进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重点的省级大通道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交流互鉴,推动双方互为旅游市场等,努力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