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邓文淼委员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34号
主办单位: 省教育厅 会办单位: 省财政厅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34号委员提案的答
代表名称: 邓文淼委员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34号
主办单位: 省教育厅
会办单位: 省财政厅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34号委员提案的答

邓文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建议》收悉。该提案是今年省政协提案委商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提案。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语文课程并修订课程标准,加快其他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问题。国家课程教科书编写、课程标准修订、中小学课程计划设置权限均在教育部。教育部已对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教材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如,今年秋季使用的新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教材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教材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教育部修订的语文、政治、历史教材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编写相关的辅助材料,努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二)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问题。一方面,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编写教育读本”的有关要求,2015年1月,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了读本编写方案评估审查会。由于中小学语文、政治、历史教材已修订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读本编写工作暂未继续开展。另一方面,我们大力支持各地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开设校本课程,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对中小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如,贵阳市组织编写了地方教材《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并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作为地方教材在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使用,并被纳入必修课计划,推动国学教育深入系统开展。

正如提案所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液和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近年来,我省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一是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电子资源包。2015年,我省组织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电子教学资源包,包括课堂教学、教材讲解、配套练习、质量检测、文化经典和经典名著等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同步教育资源。2015年4月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在全省中小学免费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电子教学资源包。省、市(州)、县教科院(所、室)积极组织推进并完成试用工作,一年来共发放教师密码卡30多万张、教师使用指导手册50多万份,满足300万学生使用。目前,正在根据试用情况,对电子教学资源包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一方面,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国学经典进课堂”、“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校园”、“人人诵读中华经典活动”、“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祖国好·家乡美”、“贵州省青少年教育活动杯”等活动,建设了上万个“道德讲堂”,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另一方面,以孔学堂为依托,邀请王蒙、杜维明、刘兆玄、于丹、叶辛、顾久等省内外国学大家登坛讲学,开设琴、棋、书、画、诗、礼课程培育“六艺”技能,举行开笔礼、成人礼、敬老礼、中华婚礼等,推出“我们的节气”系列文化活动和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等,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考试和评价。在教师招考方面,我省要求各地在各级各类教师招考中,根据所招考教师学科类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考试出题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目比重。在职称评审方面,将教师参加或承担“道德讲堂”、“中华传统文化讲堂”等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在考试比重方面,2015年以来,我省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中的比重。在教育评价方面,今年我省组织对《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检查指标体系及标准》进行修订,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纳入指标体系。

四是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我省在“国培计划”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班,每年培训骨干教师500人以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下一步,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培养规划。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培训者培训班、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研讨活动、传颂“国学经典”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各级教研员、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培养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等教师培训中,进一步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专题培训班。聘请一批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讲座或教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