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民进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建议标题: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抓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23号
主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 会办单位: 省财政厅、省农委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3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民进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建议标题: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抓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23号
主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
会办单位: 省财政厅、省农委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3号党派提案的答复

民进贵州省委:

贵委提出的《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为抓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第23号党派提案)收悉。感谢对我省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是2017年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由黄家培副主席督办。提案客观准确反映了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项目少、产业层次低、发展后劲弱等问题,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用于指导下一步工作。经认真研究,现结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委的办理意见,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具体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县域经济规划层级”的问题。我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坚持从省级层面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一是在《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专门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一章进行规划布局,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在省“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二是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发展基础等,积极整合区域资源,完成了黔中、毕水兴、“三州”等区域性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区域经济板块之间形成新的产业分工,实现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差异发展。三是依托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长沙、贵阳至昆明高速铁路主轴及沿线城市,积极推进高铁经济带规划建设,促进沿线县域产业分工协作发展。目前,粤桂黔三省区发改委组织编制的《贵广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已联合印发实施,沪昆高铁经济带建设正加快推进。四是围绕乌江黄金水道建设,组织编制了《乌江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16—2020年)》,通过优化沿江特色产业带布局和开发“乌江千里画廊”精品旅游线路,避免乌江沿岸县域产业趋同与重复建设。下一步,我省将结合各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发展潜力等,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强区域性规划布局,通过差异化支持,促进县域经济分工协作与互补联动发展。

(二)关于“延长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链”的问题。我省坚持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调整产业机构、突出质量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园区建设等,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目前,全省已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服务体系完善的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31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一是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特色食品加工和民族制药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948.4亿元,同比增长17.5%。二是坚持通过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2016年,我省获批农业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份,争取试点资金1亿元,在全省11个县开展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三是设立了规模为1200亿元的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2011-2016年,累计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财政资金约1.08亿元。大力实施“特惠贷”政策,对银行审核通过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贷款提供每户每年不超过5万元的信贷担保,并鼓励贫困户将贷款资金以入股的形式转变为产业发展资金。下一步,我省将认真总结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经验,充分发挥好产业扶贫专项基金作用,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三)关于“鼓励加大县域财政对科技投入”的问题。我省高度重视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6〕17号),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推动科技扶贫和农业园区创新能力提升。一是我省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10年的1%提高到2016年的1.6%。2016年,全省科技支出达到69.04亿元,比2015年增长17.66%。二是强化县域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积极引导贵州科学院、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技术服务。2016年,实施科研机构服务企业行动计划专项项目12项,支持资金6700万元;支持农业类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科技推广项目94项,支持和补助资金3558万元。三是积极推进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启动建设了“贵州省肉牛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至33家,为及时攻克相关农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强有力支撑。下一步,我省将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43号),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科技下沉,促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一是继续支持和鼓励加大财政投入,使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人才支持计划等,确保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项目、一定数量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在县城落地;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增强政府投入调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四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体系。

2017年8月18日

(此件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