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民建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204号
主办单位: 省大数据局 会办单位: 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通信管理局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号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民建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建议标题: 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1204号
主办单位: 省大数据局
会办单位: 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通信管理局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第1204号提案)收悉,该提案是2021年省政协提案委商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提案。收到提案后,交由省大数据局主办,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会办。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鼓励数字信息领域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培养数字化人才”的建议

我省将人才作为大数据发展核心之一,出台了43部数字经济人才相关文件,通过智库建设、招商引资、壮大产业、项目引才、平台聚才等方式,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了包括社会培训和中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全省数字经济人才结构。同时,通过建设27家省级大数据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落实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服务等政策措施,引才聚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人才队伍开发机制逐步完善。在产教结合方面,建立贵州大数据教育实训基地,与贵州大学等院校合作设置课程体系,兼顾地域性和实战性,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培养本土人才。2020年,全省数字人才规模达到36.42万人,“十三五”期间增长了163.9%,其中数字产业化领域人才17.6万人,产业数字化人才18.82万人。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已有的大数据学院,鼓励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大力支持鼓励大数据企业、相关机构积极建设并申报省级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同时充分发挥“产学研”人才培养优势,为大数据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场景,采取领取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及企业报酬的方式,引进一批大数据领域所需高端人才到企业开展工作,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内培外引,培养一批高端数字化人才和跨界人才,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关于“制定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的建议

今年1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建成全国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数据融合创新示范高地、数据算力服务高地、数据治理高地。提出到2025年,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三次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大数据深度融合改造全覆盖。《实施意见》对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加快数字产业化,打造全国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加快产业数字化,打造全国数据融合创新示范高地;加快数字新基建,打造全国数据算力服务高地;加快数据价值化,打造全国数据治理高地。《实施意见》围绕实施数字产业大突破行动、实施“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实施数字设施大提升行动、实施数据要素大开发行动“四个行动”提出了20条具体工作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全力以赴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机遇、战略机遇、市场机遇、产业机遇、发展机遇,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持续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特别是对“卡脖子”技术研究给予更多支持,不断巩固贵州大数据发展先行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关于“优选和培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信息领军企业”的建议

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以来,全省坚持“招大引强”和“培优育强”并举,紧紧抓住企业主体培育,通过深入推进“百企引领”,推动一批国际国内领军企业落地贵州,同时带动本地的潜力重点企业快速成长。例如,华为云计算在贵州落地了其在全球最大、最核心的数据中心,为华为在全国绝大多数云服务开展结算,成为贵州云服务的“领头羊”;好活科技落地贵阳乌当区,为美团等新型平台经济企业服务, 2021年收入有望突破30亿元。满帮集团连续四次入选“独角兽”企业榜单,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超级独角兽,估值超过了200亿美元。《实施意见》特别强调,全省要大力引进培育大数据龙头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及优质企业培育计划,全力服务市场主体,着力培育“链主”企业、“补链”企业、融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催生一批“独角兽”“小巨人”,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软服业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培育一批百亿级大数据龙头企业和一批十亿级大数据骨干企业,新增5户以上大数据上市企业。目前,全省纳入重点调度的大数据企业共计370余家,总计实现的软件业务收入超300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超过10亿的企业有5家。下一步,我们将以培育数字信息领军企业为切入点,围绕打造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智能终端及配套产业集群、特色数据融合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万亿倍增计划,深入开展大数据“百企引领”行动,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信息领军企业。

四、关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多维度融合”和“加速新业态的产生”的建议

(一)聚焦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助力传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农业方面,推动农业开展产销智慧对接,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建成农产品产地大数据平台。例如,“一码贵州” 2020519日正式上线以来,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额逾76.2亿元;“黔菜网”通过多种方式采集贵州基地信息、省内外农产品交易信息、全国农产品价格信息等,打通产销壁垒,构建农产品流通生态圈,已覆盖全省3721个、292万亩种植基地数据。工业方面,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推动大数据和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开展数字经济提升行动,实施《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指南》,2020年对17616户企业开展融合评估,覆盖三次产业所有纳入基本统计目录的企业,全年建成101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1065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2041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累计推动20831家企业上云。我省成为数据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全国首批9个贯标试点地区之一,9户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DCMM首批试点。服务业方面,加快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一码游贵州”服务平台覆盖全省A级景区,平台累计入驻景区约500家、商户近3.5万家,总访问量超1.5亿人次,累计用户超1800 万人,交易额超3000万元;“云游贵州”智旅平台接入全省4A级以上景区95%视频数据;“脸行贵阳”一期在贵阳地铁1号线25个站点应用,实现“刷脸”乘车;高速公路收费站移动支付100% 覆盖。

(二)聚焦数据创新应用,推动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实施数据创新应用行动、大数据助力大扶贫行动,大数据助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涌现一批广受好评的典型应用。例如,“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大数据平台”在“9+3”县(区)推广使用,“扶贫云”累计向19家省直部门提供扶贫数据2.8亿条,“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29.4万人次,涉农补贴“一通”系统发放2020年度补贴资金177.9亿元;省公安厅“刑事犯罪大数据应用”获公安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线“公共资源交易APP”,实现工程招标、政府采购领域“不见面”“零跑腿”;省发展改革委优化“贵州信用云”,实现上联国家、下接地方、横向与行业部门信用平台联通,成为全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的总枢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列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完成199所学校建设,“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通村村”平台覆盖全省1.5万个行政村,并在湖南、甘肃等8个省份推广应用。

(三)聚焦“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推动数字政府实现新突破。全省大力建设系统互通、网络互联、数据共享的“一云一网一平台”,打造贵州“数字政府”的核心基础设施,建成了统揽全省所有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的“云上贵州一朵云”、省----村五级全覆盖的“政务服务一张网”,全省公职人员协同办公、审批、查询和使用数据的“政务服务一平台”,实现助力科学决策、支撑开发利用。电子政务外网覆盖17701个行政村(社区),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省级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四年排名全国前三,省级政府电子服务能力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一。贵阳市在全球30个重要城市开放数据指数中排名第6,形成了“一云统揽、一网通办、一平台服务”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通过“去重、打通、整合”,把原有的9600多个应用系统,整合为2187个,云上贵州平台的移动、电信、联通、广电四个节点,物理计算总规模达到2834台服务器,可提供标准配置云服务器52267台,标准云数据库16743台。

五、关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建议

2020年全省大数据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46亿元,建设开通5G基站20721个,超过年度计划的两倍,通信光缆达到140.98万公里,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7GB。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服务器标准机架承载能力18.6万架,算力网络加快构建,“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的区域地位进一步巩固。下一步,我们将抢抓贵州作为全国8个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节点之一的机遇,推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能级迈向国内一流水平,加快5G、数据中心等数字基建建设,推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不断做大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全省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升级改造,深入实施数据中心绿色化节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

六、关于“完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是探索创新数据安全示范。探索形成大数据安全保护“1+1+3+N”总体思路和“八大体系”建设架构,率先出台省级大数据安全保障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贵阳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构建城市数据安全平台,探索大数据安全城市新模式,加快发展大数据安全产业。率先建立首个集实景攻防演练、态势感知、溯源反制于一体的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连续五年开展大数据及网络安全实网攻防演练活动,持续升级国家级大数据安全靶场,常态化开展攻防演练,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研发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大数据安全产业迈向集群化发展。二是不断加强数据安全标准建设。《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于2020年底正式施行,法规标准和创新体系持续完善,首个区块链国际标准获批,新增发布大数据领域6项国家标准,26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是不断增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力度。强化对数据中心安全的监督检查,每年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开展定期检查,同时结合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项行动,开展不定期到企业实地查看,确保数据中心安全运行。四是完善形成数据安全应急机制。建设完善省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和决策调度统一平台,升级完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综合指挥体系,汇聚各部门各行业运行数据,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省情运行监测全貌信息。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打造城市应急管理中心,完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提升日常值守应急和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