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称: | 代吉祥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4270号 |
主办单位: | 省教育厅 | 会办单位: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4270号提案的答复 |
代表名称: | 代吉祥 |
会议届次: | 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
建议标题: | 关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建议编号: | 第4270号 |
主办单位: | 省教育厅 |
会办单位: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复文标题: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4270号提案的答复 |
代吉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4270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是2023年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提案,由张敬平副省长领衔督办。张敬平副省长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批示指示。按照要求,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牵头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各有关学校,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省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采取了推动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服务产业链人才培养、规范职业院校办学、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成了7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204个省级骨干专业,评选了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6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贵阳市为产教融合型城市,高职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85%左右,2022年度我省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成效明显的地方之一。
一、强化政策保障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21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全力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高位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省教育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印发了《贵州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服务32个产业链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通知》《贵州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链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贵州省职业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扎实推动产教融合加快发展。创新制定《贵州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州激励实施办法》,对产教融合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州)一次性给予2000万元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激励,并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项目、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3年。目前正在组织修订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其中产教融合是重点内容,着力从法律层面破解校“热”企“冷”问题;组织起草《关于深化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19条措施,将尽快按程序印发后实施。
二、强化“政企校”协同推进
坚持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产教融合工作,2021年至2022年期间,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机制,由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等11个单位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统筹81所职业院校主动与我省32个特色产业紧密对接,建成相关领域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4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21个,凝聚政行校企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相关专业建设,实施“3+3”中高职贯通培养和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等多种组合衔接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适应性显著增强。2023年以来,着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分批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通过组建理事会,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实体化运作机制,第一批新建了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黔南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遵义现代农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贵阳贵安大数据市域产教联合体,其中黔南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项目),2023年10月12日成立全国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获得教育部、工信部大力支持,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构建“1+3+N”产教融合模式 深耕先进装备制造业 培育忠诚工匠》入选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坚持产业导向,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按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超过5个专业群25个专业、中职学校不超过3个专业群15个专业”的原则,完成了专业优化调整。强化校企合作,开展职业院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截至2023年8月,贵州高职院校书记校长走访企业完成进度达85%,全国排名第一。
三、强化宣传引导
始终把做好宣传引导作为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在贵州日报开设了“聚焦职教”专版,在天眼新闻客户端开设了“职业教育”频道,在贵州广电开设了职业教育宣传专区“职通车”,用好“贵州教育发布”、动静APP教育板块等平台,构建了全省职教宣传的立体网络。同时,搭建多形式的政策宣传平台,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周、邀请企业进校园、邀请企业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宣传《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听取企业推动落实产教融合激励政策的有关意见建议,增强企业办学主体意识。2023年以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报刊端网各平台上职业教育相关稿件总阅读量超6000万。
四、强化考核激励
坚持以考核倒逼落实,充分利用改革成效明显市(州)评选、“技能贵州”项目建设评审、高职“双高”、中职“双优”建设评审反馈会等多种形式,督导国家和省有关产教融合政策落实。目前已将推进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我省改革成效明显市(州)激励的关键考核指标,把地方政府细化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制度作为改革成效明显市(州)评选的重要指标,将产教融合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执行情况纳入安排下一年度现代职业教育中央专项资金预算的重要考量依据,切实推进产教融合工作落地落实。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激励机制和实施细则,构建完善以“重育人成效、应用成效、服务成效”为导向的产教融合评价机制,实施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学校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的分类评价、动态监测、滚动支持,持续构建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建设产教融合企业,发挥职教学会、贵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优势,指导各地深入推进以校办企业为支撑的“产学研创融合、校企一体化”特色双元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遴选成绩突出且符合相关要求的试点企业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全面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健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优化职业院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研究制定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双向取酬,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
五、强化资金支持
坚持对职业教育在经费上优先投入,十四五期间,我省每年新增5亿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2022年制定印发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按照“一校一策”稳步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统筹协调4.28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推进达标建设,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我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达到80%,基本完成了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要求的时序进度。同时,全面推进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现已培育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航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四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培养企业。
您提出的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建议,对我们推进职业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探索建立“产学研创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