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代表名称: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推进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的提案 建议编号: 第1178号
主办单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会办单位: 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
复文标题: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78号提案的答复
代表名称: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
会议届次: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推进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的提案
建议编号: 第1178号
主办单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会办单位: 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
复文标题: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178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推进贵州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的提案》(第1178号)收悉,该提案是2024年省政协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提案,由省政协副主席唐德智领衔督办。按照2024年重点提案办理要求,交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会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精深加工能力”的建议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全力抓好“三化”举措。一是优化产业布局。近年来,我省深入推动《贵州省“十四五”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落地落实,目前已初步构建起4条重点产业链(辣椒、茶、肉、粮油)和5条特色产业链(刺梨、酸汤、天然饮用水、食用菌、特色饮品),布局发酵食品、功能食品、方便休闲食品、预制食品等潜力产业,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纳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2022年的59.2%提高到2023年62.3%,提升了3.1%。二是细化主体培育。2024年制定印发《贵州省粮油和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一图三清单”》,积极扶持成长型企业和新建投产企业尽快上规入统,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创新力强的创新型、“小巨人”、专精特新型龙头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探索建立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互补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目前,已涌现出如贵州“得宝”、安顺“南山婆”、长顺“八妹”等一批初具龙头企业潜力的企业,建成100家净菜(分拣、剪切、洗净后的新鲜蔬菜)原料生产示范基地和10家净菜加工企业,形成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发展格局。三是强化产区引领。制定印发《贵州省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向优势食品产区集中,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目前,已重点优选建成10个产业有效集聚、辐射带动明显、示范作用强、可复制推广的县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聚集。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

二、关于“坚持科技引领,强化科技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建议

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全力推进“三个积极”。一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深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目前,已建成省酸汤酿造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刺梨产业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辣椒、肉牛、茶叶等产业,建成产业技术体系15个、研发中心15个、功能实验室53个、综合试验站61个;累计引进新品种628个,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试验示范项目231项,技术集成项目68项,建成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35个。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2022年以来,中组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向我省选派20个国家科技特派团开展科技帮扶工作,累计梳理科技需求785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113个(项),攻克主导产业关键技术197项,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484个,帮助打造农业品牌132个,服务指导企业(合作社)862家,培育孵化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248个。三是积极培养科技人才。2022年以来,共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12个,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人,共立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计划项目100余项,支持经费近1.06亿元,2024年选派120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我省农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三、关于“深化产销衔接模式,不断拓宽精深加工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议

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全力落实“三好”措施。一是用好线上平台。制定印发《贵州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天猫、淘宝、京东、美团、抖音、拼多多、一码贵州、多彩宝等电商平台优势,不断深化线上产销衔接模式。目前,已建成1个示范园区、23个示范基地、131家示范企业、4个示范团队,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山货上头条等系列促销活动。二是做好线下推广。2023年以来,我省先后举办“山海情深·沪享贵品”“贵品进京·致力黔行”、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生态食品专题对接活动、第四届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等活动,重点宣传贵州生态食品企业产品、品牌。组团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成都国际餐博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联动促销活动,集中展销贵州生态美食品。争取广东卫视播出《原汁原味酸爽开胃喝一次就会永生难忘的贵州酸汤》,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购物”栏目专题开设“多彩贵州特色商品大全”对贵州生态美食进行多元化推广。三是打好品牌引领。持续推进贵州刺梨、贵州酸汤、多彩贵州水等“贵”字号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打造“头部精品+中坚名品+特色单品”的产品矩阵和品牌方阵,以品牌引领企业加快扩大市场份额。继续推动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申报认证,2023年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56个,我省精深加工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依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引导各地聚焦主导产业,集成政策、集聚要素、集合服务,打造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转化、便民化服务于一体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二是依托15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茶、食用菌、辣椒、刺梨等领域支持实施5项以上精深加工方面科技计划项目。三是按照“产学研推用”模式,加强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推动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中的支撑作用。四是充分用好全国农交会、茶博会、农民丰收节等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多层次、多视角推广宣传贵州特色农产品。五是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农户就业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