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
2017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印发了《全省各级人大发挥职能作用聚焦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结合省人大《意见》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人大工作全局,结合人大职能职责,创新提出了“抓法治保障、促依法治贫;抓监督推动、促脱贫增效;抓代表履职、促帮扶聚力;抓领导带头、促示范引领;抓组织领导、促工作落实”的“五抓五促”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举措;出台了《关于发挥全市各级人大职能作用聚焦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方案》等文件。
4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先后9次对安顺市人大“五抓五促”助力脱贫攻坚作出肯定性批示。以“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抓手,安顺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发挥所长,释放出强大的创造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达22万余人次,直接结对帮扶贫困户22518户,发展扶贫产业1625个,领办创办农业企业或合作社1686个,解决就业52087人。
据统计,2020年,全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43.83万人减少到1.8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72%下降至0.73%,西秀、平坝、普定、镇宁、关岭实现脱贫摘帽。
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人大干部率先垂范,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真帮实扶。市、县人大常委会均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党政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包片指挥、蹲点挂帮、督导督查。4年来累计争取帮扶项目1271个,协调资金45786万元,推动19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依法治贫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保障。围绕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旅游扶贫等重点领域谋划推进立法工作,制定了《安顺市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扶贫产业发展法规《关岭牛保护和发展条例》等,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重要法治引领和保障;在推动《贵州省大扶贫条例》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每年至少一次执法检查的硬性要求,4年共开展执法大扶贫条例检查35次。
同时,各级人大紧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四场硬仗”等重点工作展开监督,探索出了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审计+测评+询问+跟踪”四层叠加监督模式、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督导督查等方式,切实增强了脱贫攻坚监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