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协调投入资金近5亿元,全市上下1000余名人大干部和15800余名人大代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歼灭战收官战。
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强化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连续3年对《贵州省大扶贫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政府部门依法治贫、依法战贫。
2017年,制定出台毕节市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法规《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8年,制定实施《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2019年,相继制定实施《毕节市织金古城保护条例》《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依托地方性法规推动文化扶贫、旅游扶贫。2020年,制定出台《毕节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对中心城区发展规划、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作出决定决议100余次,推动全市财政资金最大限度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将近1000名(次)干部被任命到脱贫攻坚一线任职。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在2020年上半年“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沉入基层、示范带动,做到既督又战。
自2016年帮扶赫章县铁匠乡、2019年帮扶威宁自治县麻乍镇以来,最大限度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脱贫攻坚聚焦。先后从办公经费中挤出300余万元支持铁匠乡和麻乍镇开展工作,协调国开行融资项目3000余万元、浦发基金近5000万元帮助铁匠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牵头作用,多次组织帮扶单位召开统筹推进会,推动帮扶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问题排查整改等工作,自2016年以来先后争取各帮扶单位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推动联系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提质增效。
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引导和激励全市15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依托全市投入500余万元建设的2100余个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强化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利用院坝会、板凳会、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脱贫攻坚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政策2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