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晨雾未散,浙江游客王建国的无人机已掠过盘州市哒啦仙谷景区的七彩花田。镜头里,刺梨果树如金色波浪翻涌与远山交相辉映。“这里不像景区,倒像第二个家,一住下就不想走。”
“以前游客来转一圈就走,现在至少住3天。”哒啦仙谷景区公司总经理彭华妊告诉记者,景区串联周边资源形成“景观种植+百姓增收”的产业联动模式,打造“夏赏刺梨花、秋摘刺梨果”徒步线路。同时创新康养民宿运营模式,引入中医理疗、健康体检等服务。在这里,游客既能体验刺梨手工制作、生态康养,又能享受贴心周到的服务。
2024年以来,由中山市(小榄组团)与六盘水市(盘州市)协作共建的盘州“刺梨之乡·康养农旅”乡村全面振兴特色带,以“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的协同发展模式,将原本零散分布的3镇9村编织成有机整体,朝着共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示范区域的目标稳步前行。
今年,16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特色带建设,推动哒啦仙谷景区进一步升级。今年1至8月,乡村振兴特色带接待旅游27万人次、同比增长69%,民宿突破240家,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超6000人次。
在不远处的刘官街道小屯村,村民敖春茶弯腰摘下刺梨果,金黄的果实压得竹篮咯吱响。“8亩刺梨地,今年能挣3万多元。”
刺梨是盘州市主导产业之一。为发展产业,协作双方在种植、加工、销售上发力,进一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近年来,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1500万元支持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刺梨果糕、自吸袋生产线1条,刺梨果渣综合利用生产线1条。今年,东西部协作资金又投入160万元实施刺梨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项目。
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雷介绍,借助中山的研发和销售优势,公司设立专项研发项目攻克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实现质效提升,构建销售网络,推动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从2021年至今,中山市以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核心区域,累计为盘州市刺梨产业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678万元,推动盘州市“2+4+N”刺梨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惠及农户12.69万户38.52万人。
“山海协作不是简单的资金叠加,而是发展逻辑的重构。”盘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岩表示,接下来,该市将推进乡村联动运营,发展农耕体验、文旅融合、休闲康养等新业态;完善农旅融合服务体系,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民宿经济质效,以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夕阳西下,敖春茶背着竹篓走向收购站,邹雷在车间检查出口订单,彭华妊与广东来的规划师讨论着新的民宿集群方案……这些忙碌的身影,正汇成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