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刺梨丰收季,六盘水市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的山头,合作社负责人聂德友正带着乡亲们采收果实。
在贾西村的带动下,周边几个村抱团发展,建成盘江天富刺梨产业园,形成了一个共种、共管、共销的“三村共富圈”。
位于盘州市两河街道的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迎接刺梨进厂。“我们的收购车开到村里。”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雷介绍,公司坚持党建赋能,组建了18个收购先锋队,雇用70辆采收车,探索“固定收购点+动态收购点”新模式。
“现摘现卖,运费省了,收入增加了。”在村党支部带动下,盘关镇打牛山村温双吉一家种了20亩刺梨,靠着一颗不起眼的小果子,家里生活越过越红火。
2014年起,盘州市大力推进刺梨产业规模化发展,“十四五”期间以打造刺梨“千斤园”为抓手加快推进刺梨产业提质增效,刘官街道、大山镇等8个乡镇(街道)刺梨鲜果产量超千吨。
从原汁、饮料到口服液、含片、面膜……盘州涌现出6家刺梨加工企业,累计建成刺梨饮料、口服液、精粉等8类生产线65条,研发刺梨系列产品72项,昔日的山中野果身价倍增。
琳琅满目的刺梨新品,源于越积越厚的技术实力。盘州市及有关刺梨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机构深化合作,累计申请专利并授权171项,建立刺梨果脯、刺梨原汁、天然维C饮料等7项企业标准,参与或牵头制定24项刺梨团体标准,涉及刺梨种植到产品加工的整套工艺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