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十二大特色产业 > 生态家禽

道真大塘村避暑季消费土鸡10万只

“大塘土鸡必须用优质、新鲜的食材,眼下避暑旺季,店里客人多,最多一天能‘吃掉’30多只土鸡,55元一斤呢。”8月31日清晨,天色微亮,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大塘村的乡场上已热闹非凡。陈家土鸡店老板娘张九云穿梭在人群中,精心挑选着土鸡、党参等新鲜食材。

大塘村,这个海拔1600米的高山村,距重庆市武隆区仅30公里。全村580余户、1700余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如今,村里发展起167家乡村农家乐和民宿宾馆,还打造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条街,成为黔渝两地游客的避暑胜地。

乡场上,六点未到,村民们便纷纷摆出摊子,游客们穿梭其间,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大姐,党参怎么卖?”“这土鸡正宗不?”来自重庆市渝北区的何女士一边挑选,一边向村民询问。她已连续5年来大塘村避暑,“这些可都是正宗农家货,你看这土鸡体型小,爪子粗,脚底茧子厚,是长期行走刨食的原生态产品。”

村民向吉武的摊位前,土鸡十分抢手。“自家纯粮食喂养的,大部分被游客上门买走了,空闲时才来赶场。”向吉武说,不到3个小时,他带来的10多只土鸡就被抢购一空,每只售价100元左右。

据介绍,大塘村每逢农历一、四、七赶场,月赶九场,每场农产品交易额在5万元到8万元不等,避暑旺季更是供不应求。

回到店里,张九云又开始忙碌起来。她家主打党参鸡、大脚菇鸡等招牌菜,还开发了干锅鸡、童子鸡等特色菜品,深受游客喜爱,“大塘土鸡”也因此声名远扬,成为道真乡村旅游的代名词。

临近中午,后厨飘出阵阵鸡香。“大塘这里住得凉爽、吃得安逸,是难得的原生态农家美味。”重庆游客林先生说,每年夏天他都会带老母亲来这里避暑。

一路之隔的另一家大塘土鸡店同样宾客盈门。老板刘芬芳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中午已有三桌客人预订了土鸡。“大塘党参鸡味道鲜美,我身边的朋友都喜欢来这里享口福。”重庆游客何先生是这里的常客。

阳光洒落,凉意袭人,绿树成荫的街道上,“渝”字牌照的车辆成排停放,“渝”音袅袅不绝。大塘村驻村干部何青松算了一笔旅游账:“夏秋季节,住在乡村旅馆的重庆游客常年有2000余人,人均消费2500元,给当地带来500多万元的收入,全村每年累计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吃掉和带走当地及周边土鸡近10万只,销售额超10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