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十二大特色产业 > 生态渔业

台江特色稻鱼模式迎高产

亩产水稻618公斤、鱼类621公斤!8月31日,由省、州、县级农业水稻和水产专家组成的测产小组,对黔东南州台江县温泉村试验示范的“设施辅助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现场验收。测产结果不仅显著高于传统种养模式,也标志着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取得新突破。

“设施辅助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国家稻渔综合种养标准框架下,结合本地山区地形、气候和水源条件,历经四年探索优化出的新型生态农业实践。搭建稻田面积10%以内的立体鱼沟,鱼沟立于稻田之上,不会破坏耕作层,给鱼沟配套进排水和增氧设施,进行集约化养鱼,提升产量;养殖尾水自流进入稻田,为水稻生长提供氮磷养分,减少化肥使用,水稻种植部分继续开展传统稻田养鱼模式,实现一田两育,能有效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使用。

该模式通过提升鱼类产量,同步增加了鱼类粪肥供给,有效替代了大量的化肥施用;水稻则通过吸收养殖尾水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实现了养分循环利用,显著增强了系统的生态环保特性。同时,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天然肥料,不仅品质得到提升,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鱼翔黔谷”生态稻米,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贵州年年有余渔业有限公司是基层农技推广省级渔业示范基地单位。公司通过“科研+企业+基地”的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与农户培训深度融合,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坚实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