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十二大特色产业 > 食用菌

年产值近8亿元 道真菌菇带动1.5万群众就近增收

“这段时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每天都要请100多个工人来帮忙。”9月23日,记者来到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旧城镇食用菌产业园区,运输车正把一架架菌棒运至香菇大棚门口,30多名菇农分工协作,正忙着把菌棒上架。该食用菌园区管理人员陈昌海介绍,食用菌上棒工作时效性强,必须集中人力在最佳时节完成所有菌棒的上架工作。

旧城镇食用菌园区共有标准大棚152个,本季订单种植香菇136万棒、木耳20万棒,涉及菇农47户,目前已完成上棒近80万棒,预计10月份全部上棒结束。

在该县上玉工业园区的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的菌棒生产车间,全自动装袋机、灭菌柜组成的标准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木屑、麦麸等原料经数字化控温隧道处理后,通过全自动接种机精准植入菌种。培养室内,菌棒堆如小山,叉车把培育成熟的菌棒装车,送往各乡镇的产业园与蘑菇农庄。

“现在每天发放的菌棒都在12万棒以上。”该公司出库车间负责人罗玉霞说,自8月份以来,公司加紧生产、培养菌棒,按照当前订单量算,预计12月底可以完成全部上棒工作。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以“西南第一、全国前列”为目标,通过引育贵州贵旺、贵州同辉等龙头企业,强化创新驱动,深耕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探索出“县域工厂化”和“抓两头带中间”发展模式,形成“多菌并举、产品规模化”的产业格局。其中,杏鲍菇、鹿茸菇、虫草菇单厂单产稳居全国前列,道真菌菇更是远销海内外。目前,道真自治县已建成食用菌科创中心、集中制棒中心、工厂化生产集聚中心各1个,培育产业示范园10个、蘑菇农庄27个,搭建标准大棚2200余个;组建专业合作社35家,常年投放菌棒近2亿棒,年产值近8亿元,带动1.5万余名群众就近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