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乡村治理

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树起来

“前几天儿子结婚,房族礼每家只收12元,一场酒席下来总共收了1200多元。”7月25日,黔东南州锦屏县大同乡兴合章山村村民杨荣泰翻看礼簿,对现在的文明乡风新事新办感到非常满意。

近年来,兴合章山村“两委”从破解酒席难题入手,探索乡村文明治理新路径,将移风易俗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红喜12元、白喜20元,宴席规模定范围,让村民们心里有了底。

为此,兴合章山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巧妙编织“线上+线下”宣传网,大喇叭响起来、宣传栏立起来,让《锦屏县婚丧移风易俗倡议书》家喻户晓。同时,志愿服务队走村串寨,用“乡音+普通话”在院坝会上把政策讲成“贴心话”,文明新风逐渐在村民心中树立起来。

“儿子的婚礼,不仅自己没了还礼金的负担,大家来祝贺也没了压力,两厢都好。今年以来,我在村里只随了两次礼,一共40元。”杨荣泰说。

兴合章山村党支部书记欧开盛深有感触:“村民们自觉遵守规定,礼金均严格控制在约定范围,大家的经济负担切实减轻,邻里间更团结和睦了。”

如今的兴合章山村,酒席少了攀比、多了真情,村民卸下了沉重的“人情包袱”,乡村风气日益清朗,一条乡风文明治理的新路径越走越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