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欢歌笑语庆丰年——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贵州主会场活动在榕江启动

稻浪金黄,硕果盈枝。9月23日上午9点30分,黔东南州榕江县“贵州村超”球场的锣鼓声划破天际。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贵州主会场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广大农民载歌载舞喜庆丰收。

千人大巡游率先点燃全场气氛。只见巡游方阵的群众,身着盛装,肩挑手抬稻谷、百香果、西瓜等丰富的农副产品,迈着矫健的步伐,欢天喜地走过村超球场。“粮安天下”“兴业强县”“和美乡村”“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五大主题方阵,生动展现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独特“丰”景,全面呈现黔中大地庆丰收的热闹场景。

农业丰,农民富。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杨求仙、黔东南州2023年度“优秀巾帼女性”姚本仙作为农民代表激情发言,以生动的故事讲述农业丰产增收故事。

“稻谷开镰,稻花鱼肥美,今年又是丰收年,我们的日子更加甜蜜红火。”杨求仙说。

2017年,她发起创立榕江县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用科学技术种植西红柿、黄瓜、水稻、莴笋等,蹚出一条“早果菜—水稻—秋冬菜”一年三熟的种植新路,2024年实现产值440万元。

姚本仙2021年投入50多万元,在寨蒿镇三洲村开荒种植400亩油茶和300亩百香果,科学种植和努力拼搏,换来硕果累累,套种姜黄和西瓜喜获丰收,收入年年攀升。

如今,她在寨蒿镇林下种植淡竹叶1100亩;车江坝区的农田扩大到400亩,蔬菜和油菜丰产丰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农民就要靠勤劳的双手才能‘点土成金’,我们的日子就像姜黄那样,越来越亮堂。”姚本仙说。

农耕文化展区,一件件浸润岁月痕迹的蓑衣、风车等传统农具,讲述着贵州山地农业的艰辛与智慧。从这些传统而实用的工具中,游客们读懂了“丰收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

丰收大联欢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希望的田野上》旋律响起,演员以灵动身姿模拟稻浪翻滚,再现田野丰收盛景;《苗乡新茶》通过优美的舞姿展现苗乡深厚茶文化与采茶的喜悦;民族大团结舞《多耶》让全场沉浸于欢乐海洋,广大群众齐参与,携手同庆丰收。

在分会场三宝侗寨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稻田里,浑水摸鱼、打谷比赛、水田捕鸭、徒手抓猪等趣味农事活动引来阵阵欢笑。参赛者卷起裤腿,跳进水田,重现传统农耕生活的场景。当地农民吴文胜抹去脸上的泥水,卷起裤腿,笑着说:“同庆丰收,活动乐趣多多!”

丰收的喜悦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农业成果。今年以来,我省克服严重的洪涝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秋粮增产,全年粮食将再获丰收。

这些成效在会场变成了可感可知的实物。农产品展示区,颗粒饱满的稻谷、黄灿灿的百香果、红彤彤的辣椒、圆滚滚的西瓜,都是贵州农业发展的最好证明。

丰收节将持续至9月28日。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与收获,正如“村超”球场上飞扬的歌声,飘向更远的远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