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千亩菊田间,农户们熟练采摘。这片花香背后,是倪召华的创业故事。
1999年,安顺人倪召华在新疆经营茶叶生意时,敏锐察觉到菊花茶产品销售量远超其他产品。2012年,怀揣对新机遇的憧憬,他毅然返乡,精心研究本地的土壤特质与气候条件后,奔赴浙江嘉兴,耗时一年多学习菊花种植技巧与加工工艺,并成功与浙江客商签订长期销售协议。
2015年,倪召华成立安顺市奶子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当年,他在蔡官镇发砟村试种30亩菊花,试种成果不错。第二年,他决心扩大种植规模,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方式运营。农户可选择自己种植或流转土地种植菊花,待采收后统一运往合作社进行专业化加工,产品有茶饮、中药材原料、保健药品等。
然而,当时他的合作社,仅能满足30亩菊花烘干需求。若要扩大规模,升级烘干线迫在眉睫,可资金毫无着落。
正在倪召华为资金发愁时,蔡官镇政府主动对接,告知他能申请4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解决加工厂与种苗问题。在政府帮助下,发砟村烘干房建成,他的菊花种植面积顺利扩展到500亩。
在他的带动下,2018年蔡家官镇发砟村、王家庄村等地菊花种植面积扩大到1800余亩,近百户农户踊跃加入种植队伍。
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必须跟上。2019年,蔡官镇为倪召华的合作社争取到61.8万元资金,在王家庄村建成标准化加工厂。2020年,倪召华又申请5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升级加工厂设备,实现全流程机械化生产。倪召华说:“以前10个人忙活一天,才能加工100斤菊花。如今机器一开,3个人就能轻松完成。”
菊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圆了倪召华的致富梦,更让当地农户受益。3年来,王家庄村134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累计获得分红50余万元。村民罗海军说:“跟着倪总种了20亩菊花,去年产值超10万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如今,蔡官镇的菊花产业已构建起“种植+粗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畅销浙江、广东等地,还借助电商平台走进更多家庭。蔡官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毛正飞表示,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优化菊花产业布局,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全力打造特色菊花品牌,让菊花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