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工业园区
乌当区工业园区(新天园区)前身为乌当新天高新技术园区,园区始建于1988年,建园32年来,在管理体制上经历了四次大的发展变革阶段。期间于2008年8月新天园区整体划转乌当区,于2010年10月与新成立的乌当区工业园区合署办公,为一套人员管理。2016年经国家工信部批准,设立为第七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7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全省大健康产业引领示范区。
园区包括建成区新天园区(1.31平方公里)、乌当东风医药工业园(1.67平方公里)、乌当火石坡特色食品工业园(0.7平方公里),以及在建区乌当云锦洛湾医药食品新型工业园(13.68平方公里),拓展区下坝工业园(6.2平方公里)、新场产业园(15.3平方公里)的规则布局,实现园区总规划面积38.86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作为存量的新天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达“九通一平”;作为增量的火石坡工业园部分已基本建成,配套建设完成了园区道路及供水、供电、燃气、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达“七通一平”;作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洛湾云锦工业园的城市综合配套建设日趋完善。园区内有贵阳环城高速、贵遵复线等高速公路经过并设有收费出口,距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20公里、距高铁贵阳东站9公里、距高铁贵阳北站20公里。
园区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的发展思路,紧扣中高端消费品产业承接区和商贸流通区的定位,牢固把握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配套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园区,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初步实现了以“现代医药、特色食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为主导的黔中新型工业化先行区发展目标。目前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其中医药制造业11家、装备制造业26家、特色食品产业15家、新材料产业8家、其他产业23家。
202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8.6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54亿元,税收9.2亿元,进出口贸易0.2亿美元;共有入园工业企业15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提供就业岗位23148个;四大支柱行业增速除新材料行业以外,其余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6. 0%;特色食品增长16. 8%;装备制造业增长127. 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 1%。
园区坚持高水平开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千企引进”为抓手,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增量,形成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2020年由相关县级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进行考察招商,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深入研究产业链关键问题,开展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近年来,乌当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万寿台酒业、千叶药包、天泉医疗器械、福瑞达包装等工业项目20余个,预计总投资40余亿元,今年,百亿级产业园区贵州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又将落户乌当建设。
园区企业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鸟瞰图
园区企业贵阳高新惠诚食品有限公司
园区道路马百路建设施工图
园区企业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