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气候变化、全球碳汇与生态保护”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共商气候变化、全球碳汇与生态保护的对策和措施,发布了5项成果:
一是在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要实现全球碳汇和生态保护,必须加强合作,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取长补短;农业生态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将得到更加重视;积极向碳中和迈进的过程,必将促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甚至加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二是促进了校企战略合作。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推荐贵州师范大学加入“共抓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联盟”,这将是贵州第一批加入该联盟的理事单位。双方将出资共同组建产教融合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申报省级碳减排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三是推动一批项目合作。通过举办主题论坛,切实推动赤水河小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福泉、瓮安等地小流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以及毕节七星关、大方、金沙等地的生态污染修复治理项目合作。
四是推动知名院士专家的柔性引进。通过举办主题论坛,以柔性方式,聘请知名院士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贵州经济社会方式作出更大贡献。
五是编印出版主题论坛中英文文集。收集整理中外参会嘉宾在主题论坛上的致辞、演讲、发言,以及形成的意见、观点和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编印出版主题论坛中英文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