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省地方税务局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引 言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由贵州省地方税务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说明和指标统计附表。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http://www.gz-l-tax.gov.cn查阅。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贵州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851-5215530。

  概 述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一年来,省地税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其作为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工作要求,专门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结合全省地方税务工作会议召开进行强调,要求全省地税各级各部门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公开政府信息,自觉主动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监督。同时,及时转发和制定下发政府信息公开要点等文件,对全省地税系统特别是省局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明确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内容。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地税实际进一步明确“公开什么,由谁公开,怎样公开”等要求。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把税收法律法规、纳税人权利义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公经费”公开确定为2013年度公开的重点事项,同时规范公开时限和程序,确保纳税人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政府信息及时、全面公开,确保所有公开事项简洁易懂,便于查阅知晓。

  (三)加强宣传培训,提升意识能力。为有效引导纳税人和社会群众了解《条例》,正确行使权利,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等在省地税局门户网站公开,方便学习和查询利用。组织全省各级地税机关依托办税服务厅、税收宣传月等场所、时段,加强《条例》等知识的学习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培训之机,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从事该项工作专兼职人员的意识和能力,为搞好工作营造氛围、奠定基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2013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9条,其中:省地税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9份、工作动态和有关工作资料220份,全文电子化率达100%。全年按要求及时向省档案局移送公开资料49份。如不是我们对相关信息公开事项整合简并和门户网站改版升级影响,我局信息公开应是大幅提升。

  (二)公开的主要渠道和形式

  1.全系统刊物和宣传媒介。省地税局编印《贵州地税》、《地方税收公告》等刊物和宣传资料。全年共编印《贵州地税》6期21000册;《地方税收公告》12期25000册,免费赠阅相关单位和纳税人。市、县地税局和基层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及其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政务公开栏、会议、公告、工作报告等。

  2.贵州地税网站群。贵州地税门户网站主要公开公务员录用、政务信息、人事信息、文件法规、政府采购、涉税公告等信息,其中发布信息69篇,发布各类公告21期92条。市、县地税局在其子网站也按省局要求作好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

  3.税收宣传活动。依托日常税收宣传和4月份开展的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围绕“税收·发展·民生”主题,重点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纳税人权利义务、办税服务事项及流程、地方税收工作动态及重大情况的公开宣传,重点加强与纳税人密切相关的税收政策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公开宣传。

  4.全省性网站平台。依托贵州省政府门户网站,在规定时限内完成2013年度全省地税系统部门财政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依托贵州省政府采购网,公开2013年度省地税局大额采购项目信息9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据统计,2013年度未发生依申请公开事项。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省地税局共接受群众咨询34655人次,其中:门户网站接受咨询416人次;“贵州省12366纳税服务热线”人工咨询34239人次,全部及时进行了答复。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2013年,未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失误的行政复议案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全省地税系统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收费及减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对涉及纳税人的相关信息主动、全面地进行了公开,2013年无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省地税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还存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时效性便民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不足。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改进。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和业务培训,强化思想认识,把握工作主动。二是完善制度规定,规范公开重点、程序和要求,提高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载体建设,拓宽公开渠道,充分发挥好门户网站和12366热线作用,强化考核监督,提升公开的时效性、便民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