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贵州省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特公布贵州省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制,是2014年贵州省各级政府及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综合情况,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等8个部分。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电子版可在贵州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zgov.gov.cn)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如需咨询,请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邮编:550004,电话:0851-86892319,电子邮箱:xxgk@gzgov.gov.cn)。

  一、概述

  201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坚持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定》,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统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发挥了信息公开对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的促进作用。

  (一)以建设透明政府为核心,公开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是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年法治蓝皮书》中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显示,贵州省政府透明度综合评分73.5分,比上年提高13.39分,排名31个省级政府第12位,部分测评指标排名全国前列。二是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开展的第三方评估,贵州省政府网络透明度排名省级政府第9位,政府网络应对能力排名第3位。三是贵州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第三方绩效评估中排名全国第15位,比上年提升3位,网站无障碍浏览系统排名全国第3位。“惠民政策明白卡”、“省政府常务会议”、“图解政策”三个专栏被中国电子政务理事会评为全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类精品栏目。

  (二)以强化制度落实为重点,公开成效实现新提升。一是实行公开要点台帐化管理。制定印发了《2014年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及责任分工方案》(以下简称《要点》),对8个方面27项主要任务及措施实行台帐化管理,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按季度调度落实情况。二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硬考核。将落实《条例》、《规定》和《要点》明确的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专项工作之一,纳入省直机关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年度两次开展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项督查,督促各市(州)、各部门在网站晒出公开“成绩单”。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首次组织开展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三方评估,主要围绕近三年来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加大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等文件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委托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对各市(州)、省政府各部门年度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测评估,促进全省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开展。

  (三)以完善平台为支撑,公开渠道实现新拓展。一是对省政府门户网进行新一轮升级改版,加快推进全省统一的政府网站群建设。二是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微博大厅,涵盖政务微博130多个,对省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活动进行“微直播”40多次,新设政务微信100余个,形成贵州特有的政府信息公开新媒体“矩阵”。三是探索利用有线电视公开重要政府信息,建设贵州有线电视信息公开平台,与省政府网站同步公开“领导讲话”、“独家发布”、“在线访谈”、“省政府常务会议”、“省长活动”等信息。四是在基层进一步巩固和利用政府公报、公共图书馆、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农村信息服务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平台公开政府信息,拓宽信息公开覆盖面。

  (四)以办事公开为关键,公开改革实现新突破。一是分类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化。出台《贵州省政府部门办事公开办法》和《贵州省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将行政事务、便民服务有关内容全部公开。二是建成运行省级政务服务中心。52家省直部门的行政审批、社会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集中办理、统一公开;优化网上办事平台建设,纳入558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其中163项实现网上办理并公开。三是向群众发放惠民政策“明白卡”。省级公布了教育、社会保障及救助等近30项惠民政策,搭建惠民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动态查询平台,全省以县为单位组织向农村和社区群众宣传惠民政策,公开信息覆盖群众1000余万。四是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公民代表参观省政府工作,了解重要政策制定流程、政府运转工作程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五)以政策解读与回应为抓手,公开服务迈出新步伐。一是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向社会公布了省和市(州)新闻发言人名单,省级召开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大数据产业发展等新闻发布会,现场回应解答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二是省政府出台的重要文件、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法规规章及执行情况、重大活动情况等非涉密规范性文件实现当日印发、当日公开,并适时邀请专家团队进行解读,争取公众对政府行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省领导领衔督办的建议提案实现全部公开。三是涉及民生事项较多的教育、经信、环保、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定期到省政府网站开展访谈交流。全面收集研判媒体、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情况,省政府网站专门设置“权威解读”、“图解政策”、“专家解读”等栏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省、市、县三级政府及部门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51.49万条,同比增长20.87%,其中,省级公开46.54万条,市、县级公开504.95万条(图1)。

  

图1—2013年与2014年主动公开信息数量对比

  (一)主动公开的方式和数量。

  1.政府及部门网站。各级政府及部门网站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政府信息,全省通过门户网站发布政府信息104.46万条,其中,省政府及各直属部门发布15.68万条,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发布88.78万条(图2)。  

图2—2013年和2014年全省网站发布信息情况

 

  2.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政府信息16.7万条,其中,省级微博微信发布政府信息2.4万条,市、县级微博微信发布政府信息14.3万条。创新开发贵州“食安测”APP,公众可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商品条码查询食品产品数据及食品安全相关数据。

  3.政府公报。建成省政府公报文件查询系统数据库,完成1992至2014年368期省政府公报的6200多条数据录入,填补了贵州省政府公报文件检索空白;各级政府编制公报及时向社会发布政府信息,全省全年通过政府公报发布政府信息2.17万条,其中,省级发布1074条,市、县级发布2.06万条(图3)。

  

图3—2013年和2014年政府公报公开信息情况表

 

  4.新闻发布会及政策解读。全年省、市、县三级共召开新闻发布会650次,其中,省级174次,市、县级476次,发布重点领域信息及出台重要政策时,通过新闻发布会及新媒体渠道及时与公众互动交流(图4)。

  

图4—2013年和2014年召开新闻发布会情况表

 

  全年发布政策解读稿件3194篇,其中,省级1127篇,市、县级2067篇。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23618次,其中,省级597次,市、县级23021次。

  (二)主动公开的范围及内容。

  各级政府网站全面公开了地方概况、组织机构、行政职权、领导介绍、职责分工、政府工作报告、法规条例、公文公报、统计信息、规划计划、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业务工作动态及人事任免、招考招聘等政府信息,并主动公开了各重点领域信息。

  1.行政权力运行信息。一是公开权力清单。2014年底在省政府门户网发布省政府法制办公室2014-4号、5号、6号公告,向社会公开省政府45个部门60个行政执法主体的权力清单,比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公布时限提前一年。二是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以省政府155号令公开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10项、下放21项、转变管理方式4项、合并39项为16项;分批对贵安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行政管理事项138项;赋予136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95项。三是行政许可办理信息。通过“电子政务云”,建设多部门网上项目联审联批平台,公开行政许可设置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和办理结果等信息,全年网上办结778件,累计访问量26.68万次。四是行政处罚信息。2014年6月起,9家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对适用一般程序处罚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按要求公开了案件名称、被处罚者姓名(名称)、主要违法事实和处罚种类、依据、结果等内容,共公开行政处罚信息876条。五是投资体制改革信息。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贵州省2014年本)》,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运输等13个方面的投资项目进行了规范。

  2.财政资金信息。一是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4月,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省财政厅网站公开《贵州省2013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贵州省省本级2014年“三公”经费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说明》、《贵州省财政厅2014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信息》;5月,72个省级部门在省政府门户网及本单位网站公开本部门及所属单位2014年度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增加21家;10月,68个省级部门在省政府门户网及本单位网站公开2013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比上年增加18家;9个市(州)均按时公开了本级政府和部门财政预决算信息。二是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信息。省审计厅、省财政厅联合开展2013年度贵州省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7月底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8月向社会发布了审计报告。三是转移支付信息。完善和规范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和分配办法,实行“因素法”分配并将测算的全部因素、权重和计算过程、分配结果在全省财政网上公开。四是财政监管信息。省财政厅把公开透明贯穿于财政监督工作全过程,加大财政监督检查结果和处理处罚情况的公开曝光力度,对585家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查前查后公示。

  3.公共资源配置信息。一是征地补偿、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方面信息。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执行情况信息51条,土地管理信息260条,资源开发行政许可信息8027条。各市(州)发布征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业权方面信息1800余条。二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均按要求公开了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等信息,其中六盘水市、毕节市向19838户被征地户公开了征收房屋调查结果、初评结果、补偿情况等信息。三是保障性住房信息。省政府门户网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19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网站公开相关信息7条,涵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退出、政策指导等内容;全省所有已开工、竣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均在项目地通过公告栏、新闻媒体等方式公开相关信息,9个市(州)、88个县(区)均按时公开年度建设计划、项目清单、分配政策、分配对象、分配房源、分配结果及退出情况等信息。四是政府采购信息。贵州省政府采购网发布省级采购公告、单一来源公告、废标公告等采购信息1472条,各市(州)通过政府门户网、公共资源交易网等平台发布各类政府采购信息17509条。五是工程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省房屋市政项目审批、核准、监管、招标等环节通过网络平台实行全过程公开,公开率100%。贵州省招标投标网发布工程招标信息8055条。

  4.公共服务信息。一是高校招生和财务信息。通过省教育厅网站、省招生考试院网站、《贵州省招生考试》报等及时公布高校招生相关政策和特殊类型考试、研究生招生、入选资格及录取名单,省教育厅网站、省招生考试院网站发布招生考试类信息335条。省教育厅依托“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和资金管理实行全过程公开。二是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信息。省科技厅对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化奖等进行网上流程公示,公开各类计划项目4480项,立项项目1148项。三是医疗卫生领域信息。推进全省303家公立医院、1430家乡(镇)卫生院、1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发布医疗服务价格信息3767项,各医疗机构网站浏览总计748万人次。四是就业服务信息。通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集群网、12333电话咨询服务平台、大型宣传活动、新闻媒体等发布就业政策、实施情况及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申领条件和程序等信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集群网累计发布信息1.56万条,访问量3053万人次,12333电话咨询服务平台接待群众咨询160万余人次,全省发放各类就业宣传资料200余万份。五是社会保障信息。各村(居)设立低保公开栏,及时公示低保政策、低保标准、审批程序、保障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民主评议和审核审批结果。各乡(镇、街道)将低保政策、保障标准、低保对象保障情况、低保资金支出情况等作为政务公开主要内容,定期向社会公开。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分别公布了低保投诉电话,明确专人负责处置群众政策咨询、受理举报投诉。

  5.公共监管信息。一是环境监测信息。以省环保厅网站为主要平台,公开环境信息5111条。公布空气质量周报52期、设市城市空气质量排名12期、环境质量月报12期、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12期、地表水水质月报12期;公开环评受理信息180条,项目验收公告82条,2014年1月起全文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公开污染源环境监管、环境违法处罚相关信息59件;建立“贵州省国控企业减排监测信息网”,公开国控企业污染源监测信息39条,总量减排信息23条。二是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按照安全生产事故“谁调查、谁公开”的原则,省安全监管局公布事故调查、预警信息、事故处理及救援进展等相关信息33条,各市(州)发布安全生产相关信息900余条。三是国有企业财务相关信息。省国资委向社会公布6期监管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应交税费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等重要财务指标情况,六盘水市公开授权监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业绩考核等信息2期。四是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发布《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公告》12期、《贵州省药品保健食品违法广告品种信用黑名单公告》1期,对“美国安糖胶囊”、“上海迪冉郸城制药违规网售”等案件及“12331”热线接到的投诉举报及时处理并公开。公众可通过“食安测”APP查询23000余个食品产品数据及60余万条食品安全信息。五是信用信息。发布实施《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建成贵州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征集和公开企业信用信息1190万条,74.5万人次登录访问。通过贵州诚信网和《诚信贵州》杂志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2014年工作情况、诚实守信企业和个人名单。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4年,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943件,同比下降11.89%,其中,省级政府及部门收到708件,占总数的10.2%;市、县级政府及部门收到6235件,占总数的89.8%。申请方式中,当面申请3633件,占52.33%;传真申请88件,占1.27%;网络申请2309件,占33.26%;信函申请913件,占13.15%(图5)。

  

图5—全省依申请公开主要申请方式

 

  省级部门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省安全监管局、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图6)。

  

  图6—省级部门受理依申请公开情况

 

    市(州)政府中,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贵阳市政府、六盘水市政府、黔东南州政府、遵义市政府、铜仁市政府(图7)。

  

图7—各市(州)政府受理依申请公开情况

 

  (二)申请答复情况

  全省收到的6943件申请全部答复,其中,按时办结6919件,延期办结24件。已答复申请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3770件,同意公开答复1920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356件,不同意公开答复121件(涉及国家秘密1件、涉及商业秘密14件、涉及个人隐私30件、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73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511件,申请信息不存在64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23件,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178件(图8)。

  

图8—全省依申请公开答复情况

 

  四、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目前,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暂未收费。

  五、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举报情况

  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34件(图9),其中,省级部门3件,分别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件、省发展改革委1件;市、县级政府及部门31件,分别是遵义市10件、黔南州17件、六盘水市4件。已审结案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18件,被依法纠错3件,其他情形13件(图10)。

  

图9—2013年和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情况表

 

  

图10—2014年行政复议申请处理情况

 

  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收到行政诉讼5件,与去年持平,均发生在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其中,六盘水市3件,被依法纠错1件,裁定为其他情形2件;黔南州2件,裁定为其他情形。

  全省共受理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投诉举报538件,其中六盘水市523件,黔南州9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5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1件,均转有关单位办理。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和保障经费情况

  2014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475个,共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2236个;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共3781人,其中,专职452人,兼职3329人;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项经费共1043.77万元(图11)。

  

图11—2013年和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投入对比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4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工作推进不平衡。据省政府办公厅委托第三方对2014年政府透明度开展试评估的结果显示,省直部门间、市(州)政府间得分差距较大,体现出各地各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视程度、工作水平不平衡。二是载体和功能建设水平偏低。一些部门的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目录编制不规范,内容涵盖不全,依申请公开在线受理渠道建设维护较薄弱,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三是依申请公开水平有待提升。各地各部门在受理公开申请时,办理流程、回复方式和回复内容不规范,回复不及时、回复质量不高等问题比较普遍。四是省级行政审批信息网上公开工作滞后。主要是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省直部门未充分利用省级网上办事大厅开展行政审批,并及时公开审批信息,有的仅提供了简单查询功能。

  下一步,贵州省将认真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公众期盼,切实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力争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加强督查评估工作。按照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督查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月调度、季检查,网上“晒成绩单”。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省政府部门和市(州)政府开展透明度监测排名。

  (二)强化依申请公开办理。通过召开会议、下发通知等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依法及时回复公民申请公开的信息,因工作不力造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在省直目标绩效考核中相应扣分。省级层面组织开展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实务专题培训。

  (三)提升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务、商务、事务“三位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首批入驻省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立即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网上迁移,及时公开审批信息,力争今年上半年实现省级网上办事大厅可办事项80%以上的目标,年底实现“应上尽上”。

  (四)实行非公开事项目录管理。选择涉及民生的省级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试点,梳理列出不公开事项目录并说明理由,不在目录内的事项必须全部公开。

  (五)完善“云上贵州”公开平台。推动大数据在信息公开领域的应用,切实公开权力、资金和资源等信息,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开展全省政府网站普查,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府网站群,强化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标准化建设,依法全面公开政府信息。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与附表

  (一)本年度需要说明的事项是:1.本年度贵州省建立了指标统一、项目规范、口径一致、数据准确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制度,对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按1条计算。2.本年度贵阳市所辖息烽县群众当面申请征地拆迁项目相关信息较多,造成贵阳市依申请公开量相对其他市(州)较高。

  (二)附表。

 

  附表: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情况统计表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4年度)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1450297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19332

制发规范文件性文件总数

33868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21660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1044622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119363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47362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2776897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23618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65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307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528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

281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3194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9752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16956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6943

1.当面申请数

3633

2.传真申请数

88

3.网络申请数

2309

4.信函申请数

913

(二)申请办结数

6943

1.按时办结数

6919

2.延期办结数

24

(三)申请答复数

6943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377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1920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356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121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1

涉及商业秘密

14

涉及个人隐私

3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

会稳定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73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511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64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23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178

四、行政复议数量

34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18

(二)被依法纠错数

3

(三)其他情形数

13

五、行政诉讼数量

5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1

(三)其他情形数

4

六、举报投诉数量

538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475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2236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3781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

人员数)

452

2.兼职人数

3329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

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043.77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748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554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810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