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贵州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图表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特公布贵州省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制,是2017年贵州省各级政府及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情况,包括概述、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行政复议诉讼及举报、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等七个部分,以及相关统计附表、附图。所列数据统计时限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报告电子版可在中国·贵州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zgov.gov.cn)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如需咨询,请与贵州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3号楼,邮编:550004,电话:0851-86892319,邮箱:gzxxgk@126.com)。

  一、概述

  201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7〕24号)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切,推进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以公开助力全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局,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建好公开平台,提升公开质效。一是强化网站公开职能。各地各部门按照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要求强化顶层设计,着力优化网站版块设置,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升级信息检索功能,融合网上办事大厅业务,将政务服务与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有机整合,持续提升网站使用的友好度。二是加强新媒体公开运用。上线“云上贵州”APP平台,通过集成各级政府部门政务信息,民众轻松获取贵州省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24小时在线政务和民生服务,构建“一机在手,公开全有”的政务公开平台。地方政府积极打造二维码“智慧门牌”等公开载体,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不断拓展公众获取政务信息的渠道和路径。三是加强惠民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贵州省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平台”向电视端和移动端的拓展延伸,在贵安新区、六盘水市完成有线电视公开平台试点部署,充分发挥有线电视覆盖广、用户多、查询便捷等优势,推动惠民信息向千家万户延伸,实现惠民政策的“指上浏览”。

  (二)落实公开制度,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健全会议开放制度。将会议公开作为联接公众与政府的重要纽带,坚持通过当代先锋网、黔办之声微博等网络媒体对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实时“微直播”。邀请扶贫工作者、大数据从业人员、政务公开监督员、环保志愿者等列席省政府常务会议,使公众深入了解政府运转流程,提升对政府工作的认同感。二是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对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出台的政策性和工作部署性文件,及时提出贯彻落实的基本考虑和主要打算。综合运用图解、视频、问答式解读等方式,统筹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两微一端”新媒体,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宣传讲解政策,使政策解读及时、有效、可读、易懂。三是健全政务舆情回应机制。省级层面通过对H7N9疫情等进行权威回应,在有效平复公众情绪的同时,提供了回应关切的样本。各地各部门及时认真回应轨道交通建设、生态环保、大数据等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形成良好的政民互动氛围。四是落实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各地各部门对出台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通过门户网站的“意见征集”栏目征求公众意见,细化公开公众意见收集情况,逐条说明采纳的考虑和不予采纳的理由,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公众参与到意见征集中来。

  (三)丰富公开形式,打造特色品牌。一是推进省直机关非公开信息目录管理。制定下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公开信息目录管理工作的通知》,除涉密部门以外的53个省直机关进一步对非公开目录以外的信息进行梳理公开,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的省直机关均发布了非公开信息目录,稳步有序拓展公开范围。二是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工作。纳入全国15个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省,南明区、播州区、凤冈县、六枝特区、兴义市、贞丰县6个试点县围绕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10项民生事项,对公开内容、标准、流程、方式等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基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落实。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将政务公开监督与社会评议、民意调查、民生特派等社会监督机制相结合,对基层行政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督,促进基层政务阳光透明。全省13045名政务公开监督员开展监督24862次,提出意见建议5138条,得到采纳3357条。

  (四)完善保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强化目标考核。制定《2017年省级机关“政务公开”专项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方案》,从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落实反馈、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依申请公开办理、新闻信息发布和政务舆情回应等五个方面,对省直部门进行考核,全面提高省直部门对政务公开的重视程度。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全省政务公开专题培训班,将31个省直部门和6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纳入培训范围。各地各部门分级分层开展培训,提高行政机关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能力。三是强化督查调度。制定《贵州省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部署24个领域80项重点公开任务,完善“一份年度要点+一张问题清单+一套工作提示”的“3个1”工作机制,对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公开部门网站开展常态化巡查,全年累计下发工作提示24期,对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等10余个市县开展了实地督查。四是加强第三方评估。结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科学设置符合省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35个省直部门、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开展政府透明度评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政务公开评估全覆盖。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通报评估结果,下发评估报告和问题清单,督促评估对象对照整改落实。五是规范依申请公开流程。印发《关于停征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的提示》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提示》等文件,对依申请公开办理全流程进行规范。收集整理150例依申请公开典型案例,编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典型案例汇编》,为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办理依申请公开提供有益借鉴。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方式及数量。

  2017年,省市县三级政府及部门累计公开发布政府信息571万条,其中省级公开75万条,市县级公开496万条。(图1)

  图1 近三年全省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1. 政府网站。各级政府及部门网站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政府信息,全省通过门户网站发布政府信息144.7万条。其中,省政府及部门发布19.2万条,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发布125.5万条。(图2)

  图2 近三年全省网站发布信息情况

  2.政务新媒体。全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政府信息37.1万条,同比增长7.2%。其中,省级微博微信发布政府信息5.9万条,市县级微博微信发布政府信息31.2万条。(图3)

  图3 近三年全省政务微博微信发布信息情况

  3.政府公报。全省通过政府公报发布政府信息2.85万条。其中,省级发布0.17万条,市县级发布2.68万条。(图4)

  图4 近三年全省政府公报公开信息情况

  4.新闻发布会及解读回应。全省共召开新闻发布会946次,其中省级261次,市县级685次。(图5)

  图5 近三年全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情况

  发布政策解读稿件9081篇,其中省级1478篇,市县级7603篇。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政务舆情14729次,其中省级1123次,市县级13606次。(图6)

  图6 2017年全省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情况

  (二)主动公开的重点内容及范围。

  1.脱贫攻坚信息。一是拓展扶贫信息公开渠道。探索“纸质明白卡+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网站查询+便民点咨询+政策口袋书”公开渠道,强化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解读公开。二是公开扶贫公共服务信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贫生态移民行动10项行动公开信息。设置了“雨露计划”专栏,公开“雨露计划”实施的范围、内容及流程,并提供在线直接申请的功能。三是公开重大扶贫项目信息。设置“涉农资金监管网公告公示”专栏,公开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等信息,开通了“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加大对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以及挤占、贪污、挪用扶贫资金行为的监管力度。四是提高扶贫政策普及率。直接发放《大扶贫条例》等政策法规读本到村组,制定出台《贵州省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手册》、《贵州省脱贫攻坚村支两委工作手册》和《贵州省脱贫攻坚农户应知应会手册(插图本)》,多方位提高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2.深化改革信息。一是发布“三去一降一补”信息。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任务,全年共为实体企业降低用能、物流、税收、融资、制度性交易等成本608亿元,并通过门户网站、在线访谈等渠道公开发布。公布全省钢铁行业打击取缔“地条钢”违法违规产能计划和完成情况。二是发布PPP项目投资信息。全年共发布4期PPP签约、运营、预备项目库信息,公布10个PPP样板工程项目名单,发布14期PPP领域政策法规信息、6期地方推进PPP项目的工作动态信息,全省累计超过1800个项目录入国家PPP综合信息平台,计划总投资约2万亿元。三是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采购网贵州省分网项目跟踪和统计功能,加强采购信息发布的监管。通过省政府采购网公开采购信息3537条,其中省级采购公告1589条、中标(成交)公告1289条、单一来源(成交)公告230条、废标公告429条。四是发布“双随机、一公开”信息。省市县三级2768家执法单位通过平台开展随机抽查2.5万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7.8万人次,随机抽查市场主体29.4万户,通过随机抽查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责令整改1.15万户,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转案件处理689件,向社会公开抽查结果25.5万条。

  3.住房保障信息。一是推进房地产信息公开。建立房地产交易信息日报制度,对房地产市场库存量、销售面积、销售价格等有关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每月形成分析报告并向社会发布。对有关房地产市场政策问题进行解读,引导舆论导向。督促各地通过房地产主管部门网站等向社会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中介机构备案情况、从业人员情况等信息。二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公开。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维护和扩容,指导各地按照统一格式、进度要求落实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全省所有已开工项目、竣工项目都在项目地采用公告栏的方式进行现场建设信息公开,对项目建设信息、分配程序、分配过程、分配结果、退出信息等按期更新,信息公开率达100%。三是推进农危房改造信息公开。通过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将改造农户的信息档案予以公开,农危改户基本情况和获得补助资金数量均能实时查询。制定《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规程》,评定农危改对象时采取村、乡(镇)、县三级三榜公示制度,全过程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发放《2017年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到每一户农危改户,方便群众及时掌握工作动态。

  4.减税降费信息。一是通报减税降费总体情况。公布《贵州省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贵州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贵州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目录清单实行常态化更新,并公告目录清单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不得执行,2017年对公布的目录清单进行3次更新。二是搭建“贵州税收政策法规云”平台。及时、全面地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类税收及优惠政策、地方法规及管理办法,按行业、税种聚集到“云”上,满足纳税人需求。三是建立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开展2016年度纳税信用评定工作,公布2016年度纳税信用A级信用纳税人2490户。实现“双公示”信息部门共享省级集中交互,采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数据17.04万条,44户税务机关评价的A级纳税人因列入工商经营异常名录年度评价结果暂不予发布;采集2.86万条纳税人银行开户数量,4535户纳税人因银行账户数量大于向税务机关提供数被纳税信用指标扣分处理。

  5.国土资源信息。一是公开土地供应计划信息。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7〕1420号)要求,安排部署专项检查工作,及时公开“土地供应计划、出让公告”等信息。二是公开征地信息。开发建立“征地信息公开查询系统”,市县国土部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市县征地信息”专栏和本级“征地信息”专栏管理工作,确保及时公布最新征地信息。全年通过“市县征地信息公开”栏目公开征地信息共3469条。三是公开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公开土地整治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项目信息,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结果、占补平衡指标等分配流转使用、整装勘查项目及资金安排、基础地理信息资金投入等信息。

  6.社会保障信息。一是加强就业信息公开。在全省开展“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招聘周”、“人才博览会”等活动中,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宣传视频、现场政策解答、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加强社保信息宣传。各级人社部门深入社区、乡村、企业、高校、工地等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活动,加大人社工作宣传力度,全省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万份。三是关注公众社保信息需求。针对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开设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异地就医”、“惠民政策明白卡”等专题专栏公开相关信息,及时有效满足公众需求。

  7.环境保护信息。一是推进环保督察信息公开。在省环保厅网站开设“中央环保督察贵州进行时”专栏,及时公开督察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地方政府及时公开群众举报环境问题查处情况、有关责任追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和公众期待,传导压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二是推进空气、水环境质量信息公开。通过“环境质量数据中心”栏目发布9个中心城市和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排名12期。发布县城所在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和主要河流跨市(州)界断面水质月报各12期。三是推进环境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全省秸杆禁烧卫星遥感监测信息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江经济带等大生态环境专项执法督查信息。定期公开重点案件督办和挂牌督办案件信息以及省级挂牌督办摘牌案件名单信息。

  8.教育领域信息。一是公开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第一时间发布考试招生工作的各种政策,全年发布信息507条。编印《贵州招生考试》报,向广大考生、家长、社会各界公开考试招生相关政策文件等内容。编辑出版《贵州省2017年高考高校招生专业目录》《贵州2017年高考指南》《贵州省2017年高职(专科)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等考试招生资料,解答考生关心的各类问题,全年向考生发送短信170余万条。二是公开高校财务信息。下发关于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通知,明确信息公开的内容、时间及方式等,将财务信息公开情况纳入高校加快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不定期开展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检查,提高高校工作透明度。三是解读重要教育政策。全面做好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双一流”大学建设、教育脱贫攻坚等重要政策的发布解读。就《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的意见》等文件发布政策解读文稿20篇。

  9.卫生计生信息。一是做好医疗机构院务公开。各级医疗机构通过医院门户网站、宣传栏、医院导医系统触摸屏、短信平台、院刊等载体宣传介绍医院基本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常用药品及主要医用耗材价格信息。二是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集中公开。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专栏,以公告形式发布《贵州香酥辣椒》(DBS52/009-2016)等13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及时送达相关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以便监管部门掌握新发布标准的动态,督促企业执行标准,相关食品生产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保障食品安全。三是做好药品、二类疫苗集中采购全流程交易信息公开。制定《贵州省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实施方案》和《贵州省二类疫苗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在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对药品和二类疫苗从生产、采购、交易到使用进行全程综合监管和公开。

  10.财政资金信息。一是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按时公开2017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情况、2016年全省和省本级财政决算情况以及“三公”经费信息,107家一级预算部门全部公开预决算信息。二是公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全年发行使用政府债券2098.97亿元,主要用于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置换政府存量债务。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省财政厅门户网站披露政府债券发行相关信息,做好发行结果和还本付息情况公告工作,保障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三是公开财税体制改革信息。完善和规范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和分配办法,实行“因素法”分配并将测算的全部因素、权重和计算过程、分配结果在一定范围进行公开。

  11.市场监管信息。一是公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情况。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对7个大类、28个品种、1251个批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633件,案值353.26万元,罚款292.2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件,发布抽查检验公告9期。二是公布“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信息。根据《贵州省合同监督条例》等文件要求,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确认贵州省2016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518户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公布12315平台分析情况。建立全省工商系统12315平台数据定期分析机制,对平台受理咨询投诉举报热点、同比增减情况、案件办理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并在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布。全年共发布12315投诉举报机构平台数据情况分析12期。四是公开企业信用信息。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将工商部门对企业作出的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撤销,以及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和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信息进行公示。全省工商、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归集各类市场主体信息2310.95万条。

  12.建议、提案办理信息。按照“先审查、后发布,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提案办理复文。各级政府及部门公开人大建议办理结果7809件、政协提案办理结果7845件。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7年,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801件,同比下降28%。其中,省级政府及部门收到1151件,占30%;市县级政府及部门(含贵安新区)收到2650件,占70%。申请方式中,当面申请1037件,占27.3%;传真申请70件,占1.8%;网络申请1611件,占42.4%;信函申请1083件,占28.5%。(图7)

  图7 2017年全省依申请公开主要申请方式

  省级部门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省国土资源厅383件,占省级部门总数的33.3%;省政府办公厅151件,占13.1%;省移民局78件,占6.8%;省商务厅67件,占5.8%;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2件,占5.4%。其中,申请量居前的事项是:建设用地批复、征地拆迁“一书四方案”报件、大宗商品交易管理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申请人陈述依申请公开信息主要用于诉讼维权、投资事项办理、个人补偿费用计算等,部分用于学术研究。(图8)

  图8 2017年省级部门受理依申请公开情况

  市(州)申请量列前五位的是:贵阳市1115件、铜仁市432件、遵义市256件、黔南州230件、六盘水市148件。(图9)

  图9 2017年各市(州)政府受理依申请公开情况

  (二)申请答复情况。

  各级行政机关依法按时答复公众信息公开申请,其中按期办结3709件,依法延期办结92件。已办结申请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1068件,同意公开答复1504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79件,不同意公开答复212件(涉及国家秘密8件、涉及商业秘密71件、涉及个人隐私19件,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8件,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43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64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485件,申请信息不存在192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69件,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251件。(图10)

  图10 2017年全省依申请公开答复情况

  四、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未收取任何费用。

  五、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举报情况

  全省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258件(图11)

  图11 近三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情况

  其中,省级部门9件,分别是省国土资源厅4件、省林业厅2件、省发展改革委1件、省环境保护厅1件、省卫生计生委1件;市县级政府及部门249件,分别是遵义市82件、黔南州72件、贵阳市47件、六盘水市13件、黔西南州12件、安顺市11件、毕节市11件、贵安新区1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83件,被依法纠错60件,其他情形115件。(图12)

  图12 2017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处理情况

  全省因依申请公开发生行政诉讼175件,其中,省级部门14件,分别是省交通运输厅5件、省环境保护厅4件、省政府办公厅3件、省国土资源厅1件、省能源局1件;市县级政府及部门161件,分别是黔南州80件、贵阳市43件、遵义市26件、安顺市5件、毕节市5件、六盘水市1件、黔西南州1件。案件全部审结,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49件,被依法纠错83件,其他情形43件。

  全省共受理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投诉举报23件,全部办结。其中,省级部门18件,分别是省地税局11件,省新闻出版广电局7件。市州5件,分别是黔西南州3件、贵阳市2件,均及时转有关单位办理。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和保障经费情况

  2017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1023个,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5352个;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4355人,其中,专职590人,兼职3765人;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项经费1518.12万元。(图13)

  图13 近三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投入情况

  七、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2017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对照国家在各领域推进公开的要求和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五公开”落实不到位。将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落实到办文办会中的力度仍然不够,重大决策预公开等制度执行仍不到位,距离实现全面征求公众意见并甄别采纳还有不小差距。二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省政务公开工作机构设置不统一,归口管理仍然存在差异,政务公开管理机制仍未理顺。各级各部门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工作人员知识、年龄等结构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政务公开工作。三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各地各部门之间公开标准不一致,公开信息的内容、形式、范围、时限等均不相同,新闻类信息公开多,群众需要的能够直接加工使用的信息公开少,公开信息的质效整体偏低,特别是通过政务新媒体公开信息的力度仍显不足。四是依申请公开存在法律风险。部分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依申请公开要素缺失,不利于申请人提交信息公开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公开申请,存在答复不及时的现象。答复书文本格式不规范,申请人难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依申请公开引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数量逐步增加。

  2018年,贵州省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持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推进不公开目录清单管理,扩大公开覆盖面。在省、市、县三级行政机关全面推行不公开事项目录管理,建立本地本部门的不公开事项目录,并在政府网站和“两微一端”政务新媒体上公开,同步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添加非公开信息目录作为二级栏目,方便公众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二)推进政务公开试点工作,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抓好基层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政务公开事项清单梳理,编制完善政务公开事项清单,形成统一规范的政务公开标准文本。将政策解读、会议公开、重大决策预公开等各项制度规范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公开流程图体系。将政务公开标准化与政务服务标准化协同推进,积极打造和培育贵州在政务服务标准化方面的特色亮点,力争在政务服务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便民利民成果。

  (三)推进重点领域公开,增强信息公开的质效。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明确相关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程序,运用多种方式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加强引导,促进重点领域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改进依申请公开工作,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理顺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完善答复工作流程和部门之间协调沟通的各环节,规范答复文书格式,健全依申请公开定期分析机制,及时梳理分析申请次数较多的信息,可转为主动公开的及时公开,不断拓展公开的内容和范围。

  附件:

  贵州省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2509792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15464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7634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28457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1446672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153753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217135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1286935

(三)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1.人大代表建议

7809

2.政协提案

7845

(四)政府信息动态管理情况



1.依申请公开信息转主动公开信息数

441

2.解密公开信息数

62

(五)重大决策预公开情况



1.重大决策征集公众意见次数

913

2.公众反馈意见次数

10859

3.征集到意见数

15250

4.不予采纳意见数

3494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14729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946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339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676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219

3.主要负责同志解读政策数

784

4.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9081

5.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6000

6.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25953

(三)会议开放情况



1.面向公众开放会议次数

1264

2.参会公众代表人数

12254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3801

1.当面申请数

1037

2.传真申请数

70

3.网络申请数

1611

4.信函申请数

1083

(二)申请办结数

3801

1.按时办结数

3709

2.延期办结数

92

(三)申请答复数

3801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1068

2.同意公开答复数

1504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79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212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8

涉及商业秘密

71

涉及个人隐私

19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

会稳定

8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43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64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485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192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69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251

四、行政复议数量

258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83

(二)被依法纠错数

60

(三)其他情形数

115

五、行政诉讼数量

175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49

(二)被依法纠错数

83

(三)其他情形数

43

六、举报投诉数量

23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023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5352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4355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

人员数)

590

2.兼职人数

3765

(四)政务公开监督员情况(各市州、贵安新区填报)



1.本地区政务公开监督员人数

13045

2.开展政务公开监督次数

24862

3.提出意见数

5138

4.采纳意见数

3357

(五)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

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518.12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1335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752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4355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