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04627
贵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纪实
20
贵州日报
2018-07-08 10:53:00
5882300
图说生态文明会议
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 首页
  • 走进年会
  • 解读年会
  • 绿色生态蓝图
  • 生态文明博物馆
  • 图说年会
  • 历届回顾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图说生态文明会议

贵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纪实

         

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贵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纪实

  近年来,贵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南明河全流域治理为“牛鼻子”,以“一河、百山、千园”为主抓手,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让山水贵阳、人文贵阳更加精彩。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新目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见证着贵州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的不懈探索和执着追求。

  中国窗口,世界舞台。从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对生态文明的关注,贵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世界从这里看到“中国行动”,读懂“中国智慧”。

  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份,贵州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探索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路。

  生态优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贵州实践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殷切嘱托,是一盏明灯,照亮了贵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在“生态立省”的基础上,贵州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既提速发展,又保持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常现。

  2013年,贵州提出要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发展底线,一条是生态底线。

  同年12月,贵州作出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部署。

  2014年6月,国家批复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然先行一步,抓好顶层设计,明确具体举措。

  2015年2月,“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全面绿化宜林的荒山荒地,“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已经从思想认识层面上升到实实在在的行动。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把打造绿色家园、建设生态美丽新城乡作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2017年,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再次奏响了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

  从2009年开始,每年夏天,贵州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广邀全世界的知名学者和政要参会,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会议升格成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

  守山护水

  最强措施筑牢生态屏障

  7月的贵州,青山葱郁,碧水迢迢。

  走在顺海林场的小路上,耳旁树声簌簌作响,仿佛在诉说贵阳人工造林的“前世今生”。

  过去,这里是荒山凉脊。顺海林场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如今,这里已拥有森林面积3万余亩,一片蓬勃绿色。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长江和珠江“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我省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消除工程性缺水和生态脆弱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战略变成现实。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造林、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绿色面积不断扩大,成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有力举措。

  2015年启动的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发力,三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975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2个以上百分点,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5.3%,排名上升到全国第8位。

  在植绿护山的同时,贵州全面深入开展治河清污工作,全民推行“五级河长”制,全省4697条河流共设立五级河长22755名,为河流治理奠定了组织基础。

  从2017年起,将每年6月18日确定为“贵州生态日”,举办“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动。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生态县2个、生态乡镇56个、生态村14个。

  2017年5月,我省在全省范围内所有排污口进行拉网式排查,采集入河排污口信息。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治理,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库一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聚焦全面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先后出台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快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4大工程,开展10大污染源、饮用水源地“双源”治理工程,实施草海综合治理5大工程,全面取缔乌江等流域网箱养鱼。

  绿色发展

  经济增长生态建设齐头并进

  要生态也要发展,这是检验贵州绿色发展的唯一标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生态理念在贵州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依托生态优势,贵州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高端定位、优先突破新兴产业,走资源集约型、生态友好型发展道路。

  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坚守两条底线、实现弯道取直、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和现实路径。2017年,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3%,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二大增长点。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

  大扶贫产业红利释放。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贵州现有认证无公害产品超过2300个。把易地搬迁与生态恢复融合起来,既提升了土地经济价值、让群众获得更多红利,又较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2017年,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1449.9万亩,实现产值154.8亿元,参与农户人均增收1306元。

  大旅游产业生机勃发。“绿色+”理念和旅游要素渗透到产业园区、农业园区、示范小城镇和城市综合体之中。2017年贵州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7%和41%。旅游业实现“井喷”。

  大健康产业迅速崛起。2017年,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650万亩,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六盘水市不走旧路变“黑”为“绿”,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明确提出“不要污染的GDP”,形成了洗煤煤泥干化利用、矿井水及工业废水治理回收利用、冶金渣综合治理等循环发展模式。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融合并进,正成为贵州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

  如今的贵州,发展和生态齐头并进。2017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连续7年、28个季度居全国前3位,5年减少贫困人口670.8万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5.3%,市(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6%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锐意创新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贵州经验”

  走前列,探新路,贵州坚持用绿色的思维方式,以领跑之姿走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前沿——

  2007年,贵阳市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明确受理国家机关、环保组织乃至志愿者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2012年11月,全国首例公民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在贵阳审结。  出台全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创新探索“一河一条例”立法模式。

  推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环保新政”,不突破环境承载能力底线。

  在全省8大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在清水江、红枫湖等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

  取消10个生态重点县GDP考核,实施生态扶贫工程,让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实现脱贫一片、还一片绿水青山。

  ……

  当前,贵州将大扶贫、大数据寓于大生态之中,在广度和深度上谋求更大的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这条路上,贵州“跑”得越来越快,路越来越宽。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生态文明,人类共建。

  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务实行动,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贵州经验,响亮发出了“中国生态之声”,向中国乃至全球提交了一份独特而厚实的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经验”。

  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奔向新未来。(记者 赵勇军)

关闭
国家部委
  • 外交部
  • 国防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部
  • 科学技术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部
  • 国家安全部
  • 民政部
  • 司法部
  • 财政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交通运输部
  • 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部
  • 应急管理部
  • 中国人民银行
  • 审计署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国家航天局
  • 国家原子能机构
  • 国家外国专家局
  • 国家海洋局
  • 国家核安全局
  • 国家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海关总署
  • 国家税务总局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国家体育总局
  • 国家信访局
  • 国家统计局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 国家医疗保障局
  • 国务院参事室
  •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 国家反垄断局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国家新闻出版署
  • (国家版权局)
  • 国家宗教事务局
  • 国务院研究室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新华通讯社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中国工程院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中国气象局
  • 国家行政学院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国家能源局
  • 国家数据局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国家烟草专卖局
  • 国家移民管理局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铁路局
  • 中国民用航空局
  • 国家邮政局
  • 国家文物局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 国家消防救援局
  • 国家外汇管理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各省市政府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各省直部门
  •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省教育厅
  • 省科学技术厅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省公安厅
  • 省民政厅
  • 省司法厅
  • 省财政厅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省自然资源厅
  • 省生态环境厅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省交通运输厅
  • 省水利厅
  • 省农业农村厅
  • 省商务厅
  • 省文化和旅游厅
  •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省应急管理厅
  • 省审计厅
  • 省外事办公室
  • 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省能源局
  • 省广播电视局
  • 省体育局
  • 省统计局
  • 省医疗保障局
  • 省国动办
  •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 省大数据局
  • 省生态移民局
  • 省林业局
  •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省监狱管理局
  • 省戒毒管理局
  • 省中医药管理局
  •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 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贵州科学院
  • 省社会科学院
  • 省农业科学院
  • 省地质矿产局
  • 省地矿院
  • 省文史研究馆
  • 省投资促进局
  • 省供销社
  •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
  • 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州)
  • 贵阳市
  • 遵义市
  • 六盘水市
  • 安顺市
  • 毕节市
  • 铜仁市
  • 黔东南州
  • 黔南州
  • 黔西南州
县(市、区)
  • 云岩区
  • 南明区
  • 花溪区
  • 乌当区
  • 白云区
  • 观山湖区
  • 清镇市
  • 修文县
  • 息烽县
  • 开阳县
  • 红花岗区
  • 汇川区
  • 赤水市
  • 播州区
  • 仁怀市
  • 绥阳县
  • 桐梓县
  • 习水县
  • 湄潭县
  • 凤冈县
  • 余庆县
  • 正安县
  • 务川县
  • 道真县
  • 钟山区
  • 水城区
  • 六枝特区
  • 盘州市
  • 西秀区
  • 普定县
  • 平坝区
  • 关岭县
  • 镇宁县
  • 紫云县
  • 七星关区
  • 赫章县
  • 纳雍县
  • 黔西市
  • 大方县
  • 织金县
  • 金沙县
  • 威宁县
  • 碧江区
  • 思南县
  • 江口县
  • 石阡县
  • 德江县
  • 万山区
  • 印江县
  • 沿河县
  • 玉屏县
  • 松桃县
  • 凯里市
  • 麻江县
  • 黄平县
  • 施秉县
  • 三穗县
  • 天柱县
  • 锦屏县
  • 黎平县
  • 从江县
  • 榕江县
  • 丹寨县
  • 岑巩县
  • 雷山县
  • 台江县
  • 剑河县
  • 镇远县
  • 都匀市
  • 龙里县
  • 贵定县
  • 福泉市
  • 瓮安县
  • 独山县
  • 平塘县
  • 荔波县
  • 惠水县
  • 长顺县
  • 罗甸县
  • 三都县
  • 兴义市
  • 兴仁市
  • 晴隆县
  • 普安县
  • 册亨县
  • 望谟县
  • 安龙县
  • 贞丰县
其他链接
  • 贵州共青团
  • 贵州省地震局
  • 中国电子政务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贵州频道
  • 人民网贵州频道
  • 多彩贵州网
  • 当代先锋网
  • 贵州希望网
  • 贵州省茶叶协会

网站简介|网站声明|网站地图|网站年报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83

黔ICP备16004405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563号

联系电话:0851-86892753(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中国贵州APP 中国贵州APP
中国贵州小程序 中国贵州小程序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微博、 微信

关闭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563号

黔ICP备1600440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83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