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水城县南部园区水城春茶园(资料图)。
搬进新家园,住上了新房子,如何增加群众收入是个大难题。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茶产业发展为抓手,带动安置点贫困户脱贫。
水城县是中国三大富硒地带之一。“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水城春”茶叶不仅“早”,更是生态茶、健康茶、干净茶。“水城春”茶园每年1月上旬左右开始采茶,比贵州省内的采茶区早10到15天,比江浙一带早20多天。
工人在炒制“水城春”茶叶(资料图)。
“全县有8.02万亩,我们核心区是3.5万亩,我们采取‘三变’的模式,老百姓把土地拿出来流转给公司,然后继续在茶园务工,获得一部分管理费。”水城县南部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敖伟介绍,位于龙场乡与顺场乡交汇处的南部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地是“水城春”茶园的核心基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项目于2017年、2018年分两期建设,共安置搬迁群众1114户4410人。
“我家有6亩地交给公司,在基地里上班,每月1580元。今年我在基地采茶,每天能采100元,共得了1500元。”从龙场乡麻窝村搬迁到南部园区安置点的群众黄周线说。
6月13日航拍的水城县南部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在规划建设安置点的同时,我们就同步考虑到了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和保障的问题,依托园区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茶叶、猕猴桃等来开发岗位解决群众的就业。”水城县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马庆东介绍,“十三五”期间,水城县用三年时间规划建设2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搬迁全县6.04万人,涉及2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今年59岁的龙正学出门打工十多年,2018年从顺场乡戛米村搬迁至南部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家12口人分得三套房,每套80平方左右。如今儿子儿媳在外务工,自己则在南部园区安置点找到了保洁的工作。“我以前在外面的砖厂干苦活,现在小区打扫卫生,上班一个多月了,每月工资1000元。”
“目前我们已经培训了1000多人,分别安置在茶园务工,还有环卫、绿化、保安等服务性岗位,群众在园区务工每年有接近2万元的收入。”水城县南部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敖伟介绍,南部园区将进一步抓好教育、医疗保障,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6月13日航拍的水城县南部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水城春”核心区茶叶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建设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在产业的带动下,“和谐社区、活力社区”正在成型。
“我们正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后续扶持意见,着力打造‘五个体系’,把水城县建设的2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真正打造成为充满活力,充满和谐的社区。搬迁群众正在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方向发展。”马庆东说。(周远钢)
6月13日航拍的水城县南部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