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举行。在毕节分会场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殊荣的金沙县西洛街道中华社区党总支书记熊朝坤在会议结束回到中华社区后,就迫不及待一头扎进茶园里,仔细查看茶叶长势。
“这片茶园有3000多亩,是2017年冬天我们大战80天的战绩。”眼看茶苗嫩芽初绽,熊朝坤禁不住露出了微笑,“两年后就可采茶,人均可以增收2000元以上。”
“包谷饭老酸汤,三个辣椒飘中央,一天到晚饿得慌”。中华社区(原中华村)以前的日子曾经过得十分辛酸凄苦。饮水难、交通难、上学难、医疗难、娱乐难、发展难、致富难,被当地人称为“七难”,是摆在村民面前的难以逾越的难关。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
熊朝坤三十五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一线
1984年,熊朝坤军队转业回到家乡后,被村民选举为支部书记。“村民信任我,那我就要想尽办法,带领村民致富。我一定要把我的家乡建设好,让村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熊朝坤带领干部群众咬紧牙关,迎难而上。
2011年,中华社区至西洛街道15.59公里的通村公路纳入建设计划,熊朝坤与社区党员天天走村串户宣传政策,动员群众,协调土地,仅仅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公路建设任务,从中华社区到金沙县城的时间从原来的两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同时,社区完成了34.47公里通组路硬化,全社区19个村民组通了水泥路,安装了250盏太阳能路灯,完成74户“贵州民居”改造,农民搬进了“小别墅”,落实教育项目资金升级改造社区学校,新建社区幼儿园,新建生态公园,文化广场,安装饮水管道设备1.4万米,实现户户通自来水,修建了600平方米社区卫生室,完成危房改造52栋。
在产业发展上,社区两委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在金沙县范围内率先组建“村社一体”合作社,动员538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完成社区土地确权,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改革,建成年出栏生猪6000头的养殖场, 3280亩茶叶基地,增强了造血功能,夯实增收基础。
2017年,中华社区从全省一类贫困村蜕变为精准扶贫示范村。
熊朝坤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从1984年到2019年,35年奋力拼搏,35个春夏秋冬,从青年到白头。熊朝坤说,脱贫攻坚是“天字一号工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带领村民决战脱贫攻坚,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自己打头阵,说给你听,做给你看,带着你干,谋的是幸福求的是发展。为的就是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把广大农民动员起来,抱团发展,愚公移山,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有了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熊朝坤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建好乡村旅馆,把茶叶种植好,来年的中华社区山清水秀,必将会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到2020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万元大关。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文/曾加录 曾加录 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