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贵州人大| 贵州政协
手机版| English|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政务邮箱| 个人中心

追记铜仁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文伟红

锯齿山下壮歌行

——追记铜仁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文伟红

  莽莽苍苍的锯齿山逶迤连绵数十公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大坪村就在其中。

  在这片“九山一分田”的土地上,贵州沿河经济开发区派驻中寨镇大坪村第一书记文伟红从一来就用心工作,带领村民一道,在决战贫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7月22日下午6时许,文伟红在村办公室处理完事务后,去大坪村民组查看烤烟产业时,意外触电身亡,年仅45岁。

  噩耗传来,群山呜咽,山水含悲。人们始终无法相信,这样的好书记,怎么说走就走了?

  文伟红同志是贵州沿河经济开发区干部,2013年开始驻村,先后到淇滩镇和平村、彭华村,团结街道麝香村驻村,所驻村都先后顺利脱贫出列。

  2018年,文伟红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村驻村,组织委派他到中寨镇大坪村担任第一书记。进驻大坪村以来,他服从安排、作风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组织的肯定。2019年7月1日,被中共铜仁市委授予“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文伟红(左二)指导村民用营养坨育苗。

  文伟红(右)慰问贫困户。

  村民邹书荣说,菜种是文书记送的。

  文伟红生前工作休息的地方。

  一声“乖哟”,村民悲从心中来

  “乖哟,你怎么这样就走了,老天爷,这样要不得,这个乖哟对我们硬是太好了,不能这样呀……”7月24日,大坪村村委会,76岁的村民崔素英见人就哭述文伟红的好。大家悲从中来、泪湿眼眶,透露出文伟红与群众血浓于水的深情。

  离文伟红同志牺牲已经两天,崔素英一直守在村委会文伟红的办公室,两天两夜没有吃饭,仅仅喝了一碗南瓜汤。一想到文书记的离去,她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非常难受。

  崔素英老伴去世早,唯一的儿子也英年早逝,儿媳改嫁,孙子也外出打工,家里就她孤苦伶仃一个人。

  说起文书记的好,崔素英如数家珍:“他每天一到晚上就要进家来看我,怕我走丢了,看一眼踏实一些。”说完,老人又忍不住抽泣。

  崔素英请求搭乘记者的车到县城殡仪馆去看文书记最后一眼。

  83岁的田维英老人正坐在门前用衣服擦拭眼角的泪水。“乖哟,你走了我最后一眼都没有看到……”

  文伟红遇难后的第二天早上,田维英才知道消息,老人当时就哭晕了,心里还绞痛。老人说,文书记只要去赶场,都会给她买回油糍粑、米粉、水果等。

  65岁的村民高腾仁不停地抽泣:“文书记这人太好了,目前全村人地里种的蔬菜都是他送的种子。豇豆已经可采摘了,我正准备给他摘把去,没有想到,乖哟……”

  一路行来,只听“乖”字在大坪村的山路上、田野间、村民家中深情回荡,久久不散。

  一盘“算计”,携妻共战扶贫路

  中寨镇是深度贫困县沿河最边远的乡镇之一,大坪村又是中寨镇14个村中最边远、最高寒的深度贫困村,处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地带,全村367户1570人生活在海拔1200米高的石山区,目前还有建档贫困户74户345人,贫困发生率为21.97%,是该镇返贫率最高的村之一,是整村易地扶贫搬迁的村。

  2018年镇里发展烤烟产业,下达大坪村60亩生产任务,文伟红从遵义市余庆县引进一烤烟种植大户前来该村发展,引领群众致富。在完成60亩的种植协议签订、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后,该种植大户觉得这里产出成本太高,扔下一摊子就走了。

  群众的土地流转了,流转金还没有付给农户,土地翻铧了,没有人耕种,又要撂荒一季,群众又要损失,怎么办?文伟红心急如焚。

  他半夜就找高腾科商量,叫他来领办烤烟产业,带动群众发展,他作技术辅导。高腾科担心自己财力和物力不够,领不起这个头,迟迟不敢答应。

  “你来领办,我叫我们家属来帮助你。”最后,文伟红给高支书吃了一颗定心丸,高腾科才勉强答应。

  文伟红的妻子在沿河县城一家电器店打工,虽说每月工资不算高,但是收入稳定。去年,儿子考上贵州大学后,家中只有妻子一个人,从沿河县城到大坪村有100多公里,由于路面不好,平常跑一个单边需要3个多小时,文伟红一个月也回不去一趟,他打起了把妻子叫到村里一起扶贫的“小主意”。

  文伟红和妻子算账,说中寨回县城很远,村里工作很忙,不能两地来回跑,油费又贵,再说来中寨的话两夫妻又能长期在一起。他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让妻子收入更高,连诓带哄,妻子心甘情愿来村里和他一起驻村。

  就这样,小两口就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新家”,和村里的干部群众一起,做规划,搞建设,抓发展,齐心协力开展脱贫攻坚。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脱贫夫妻心连心。

  一次“争吵”,支书事后心诚服

  文伟红从2013年开始驻村,组织上也征求过他的意见,叫他回单位上班,但他多次向组织保证,只要组织相信他,他就会把驻村工作一直做好。

  2018年3月,他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村驻村,组织上看重他驻村的工作经验和业绩,就委派他到中寨镇深度贫困村大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记得他2018年3月来镇里报道,是我接待了他,当天就骑着摩托车驻进村里了,我还问他需不需要回家去准备一下?他说不用,以前经常驻村,该带的都带来了。”中寨镇副镇长张旭云说。

  刚到村里,文伟红就天天叫大坪村党支部书记高腾科陪着去村里走访,两周不到走完家家户户。

  “文书记在看完我们的‘一户一档’等相关资料后,当场就说我们的资料不规范,需要重新核实再做一遍。”高腾科回想起和文书记的小吵,一脸悔意。高支书当时就有点窝火,觉得资料没有问题,不想重新做,还和文伟红小吵几句。后来事实证明,高支书错了。

  为了确保做到识别精准,文伟红亲自带领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到村民集中务工的湖北省当阳市、遵义市湄潭县等地,核实外出群众的真实信息,重新做的“一户一档”资料是全镇最好的。从此,全村干部对文伟红心服口服。

  高腾科说,和文书记这样的人一起工作就是一种福分,当时的争吵让自己感觉太不好意思,还专门向文伟红道歉。可文伟红却又批评高腾科:“工作上就应该有不同意见,这样才能推动工作。”

  文伟红刚来的时候,村里只有一条连接村委会的主路。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和积极向上争取,文伟红带着村民修建通组硬化路17公里,使该村从1条进村公路增至4条,镇村之间公路里程缩短了7公里。修建7个饮水池共230立方米,铺设水管24.5公里,实现人畜保障性安全饮水全覆盖。80户贫困户368人易地搬迁到了铜仁市碧江区,目前,其他应搬群众的搬迁工作正在推进中。

  大坪村一直以来都没有集体经济,为了增加村里的集体收入,2018年文伟红多次到县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县检察院资助30万元,组织村干部自学养蜂技术,在村里做起蜜蜂养殖,所挣收入与贫困村民建立好利益联结机制,剩余部分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盘子。

  大坪村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一本证书,众人追思意难平

  在沿河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办公室,文伟红获得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的获奖证书至今还摆放在这里,这本没有发得出去的奖证,让部里的领导同志们心潮起伏,心绪难平。

  2019年7月1日,在贵州省铜仁市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全市350名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贵州沿河经开区派驻中寨镇大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文伟红也在表彰之列。

  表彰当天,因驻村工作需要,文伟红和其他许多获奖者一样,没有到现场领奖,当获奖证书送达沿河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后,工作人员两次通知他去领取,而正在驻村的文伟红却因抽不出时间一直没得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文伟红受表彰第22天,他竟与我们永别。

  谈说文伟红,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用了三个“很”字来评价:很听话、很务实、很真诚。“很听话”三个字表达了文伟红讲政治、顾大局,6年驻村不间断;“很真诚”三个字从群众对他的称呼,他对群众的回应里可以找到答案。群众称呼他“我们的乖、我们的文书记”,他对群众的回应是:“伯伯、伯娘(土家语,称呼自己父母亲)”。“很实干”三字体现在他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和积极向上争取,带着村民修建通组硬化路17公里,使该村从1条进村公路变成了4条,镇村之间公路里程缩短了7公里。修建7个饮水池共230立方米,铺设水管24.5公里,实现人畜保障性安全饮水全覆盖。80户贫困户368人易地搬迁到了铜仁市碧江区,过上了好日子。

  一封家书,老父再读泪满襟

  贵州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08月02日 来源:贵州日报

  文伟红的父亲文池国至今都还珍藏着2018年夏天儿子写给他的一封信,这封洋溢着“舍小家顾大家”家国情怀、倾注着一个儿子忠孝不能两全和矢志脱贫攻坚的毅然决心的家书,此刻它在父亲手里竟然成为诀别信。儿子走了,这封书信成为父亲最后的念想。文池国老人说,这封信要好好保存,作为我们文家的家风家训一直传下去,教育儿孙后代要记住这份家国情怀。

  他在信中说——

  敬爱的爸妈:你们好!时光荏苒,转眼驻村工作已进入第六个年头,提笔之时,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二老诉说。妈妈,4月21日是您75岁生日,儿子又错过了。5月14日,是爸爸77岁生日,儿子也不一定能赶到,这6年来,儿子总是错过这美好的日子,请二老原谅。当我在村里见到留守老人时,内心百感交集,此时,爸妈在干什么?吃饭了吗?当我在村里见到生病群众时,我想问,爸妈的高血压药吃了吗?妈妈的脸还浮肿不?弟弟远在成都,我作为你们的长子,没有在家陪伴二老,听二老唠叨,你们习惯吗?电话中我常告诉你们,要少干活,多穿衣,你们听了吗?我多想回家,陪在二老身边,尽一份孝心。

  单位领导跟我谈过,鉴于我驻村已6个年头,如果想撤回,就安排人接替。但我向领导表明了驻村的决心,要坚持到脱贫攻坚胜利那一天,我想你们也是支持儿子的吧?我很少回家,但每次回家都要大声喊一声爸妈,并给你们一个拥抱。每当此时,爸爸总会说:“细的很啊!”我是不小了,四十多岁的人,但我能感受到爸爸的双手是那么有力,妈妈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灿烂。我不想松开我的双手,因为在你们怀里,我才感到我还是你们的孩子。我想让这幸福的画面定格,我时刻享受着这份温暖。我不知道还能送上多少个这样的拥抱,叫多少声爸妈,我只有默默祈祷,愿你们一切安好。

  儿时的记忆中,爸爸您常跟我讲中寨镇锯齿山、牛皮塘解放军当年的剿匪故事,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我迷上了锯齿山,当时就在想,如果我是一名解放军,该多好!儿子总是很幸运,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今天,我踏上了中寨镇锯齿山这片热土,并在这里开启了另一场战争——脱贫攻坚战,我已经作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

  ……

  爸妈,上级已经下达了战斗任务,这一场战斗必定胜利,在两年之内全面结束。当前,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我作为一线战斗员,深知驻村工作的艰苦,但你们也要对儿子有信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上级领导期望,坚决完成战斗任务。我知道你们想念儿子,但这场战斗也需要我,你们就忍痛让儿子任性一次吧!

  爸妈,我向你们保证,等这场战斗结束,我会经常在你们身边,陪伴二老,尽一份儿子应尽的孝道,并向你们讲述我的战斗故事!

  不孝儿:文伟红

  2018年4月25日

  这封信读完,泪已湿透衣襟。

  一曲壮歌,四邻八村送亲人

  采访结束,暮色四起,落日的余晖从天空中洒下来,落在莽莽苍苍的锯齿山松树林间,霞光袅绕,云遮雾霭。

  临行时,75岁的杨佐花一直站我们的车窗边,拉着我们的手一再叮嘱:“一定要把我们文书记安埋好……”瞬间,我们一行人的泪水止不住又一次流下。

  当天晚上,文伟红被安放在县城的殡仪馆,灵堂内外,挤满了前来为他送行的干部群众,他工作的大坪村就来了50多人,他联系帮扶的贫困户刘廷禄等特意从遵义湄潭、湖北当阳赶回来,想见他最后一面。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巍巍锯齿山下,文伟红一直都还在那里,一直活在群众的心中。

  人生一粒种,满是民生情。文伟红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