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十二大特色产业 > 刺梨

黔南州:十条措施强力推动刺梨产业发展

近日,黔南州为加快推进刺梨产业提质增效,出台《支持刺梨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围绕种植、加工、销售、科技等关键环节推出系列支持政策,全面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

在稳定产业基础方面,该州明确要结合林耕置换稳定刺梨种植面积,并将占用耕地的基地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支持对现有基地分级提质改造,打造“千斤园”“吨产园”,鼓励通过流转、联合经营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流转5年以上的林地支持申请经营权登记,项目资金将优先支持带农能力强、亩产效益高的规模主体。

在产销衔接方面,黔南州将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生产模式,明确保底收购价,稳定农户收益。每年组织产销洽谈会,并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对收购企业进行奖补,畅通鲜果销售渠道。

为推动产品多元化与安全管控,该州将以政策引导企业开发刺梨糖果、啤酒、酵素等7类精深加工新产品。同时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年度抽检,要求企业100%建立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并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拓展市场方面,州级将重点打造“黔南刺梨·地标产区”公共品牌,在交通枢纽投放广告,设立电商专区,推动产品进商超、进平台、进展会,并支持开展出口贸易。

金融支持方面,该州将扩大刺梨保险覆盖,推行愿保尽保。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推广订单抵押,对500万元及以下担保贷款执行费率不超过1%,并支持企业申请各类贷款贴息。

此外,该州还突出绿色导向和品牌建设,推动绿色有机认证,对获证主体给予奖补,支持地理标志运用和“双标”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促进产旅融合,支持基地景区化建设,开发采摘体验、透明工厂等旅游项目。

在科技支撑上,该州将组建10个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延长产业链。东西部协作方面,每年州级统筹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重点支持基地提质、加工、品牌和市场拓展,助推黔南刺梨进入大湾区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