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十二大特色产业 > 食用菌

点绿成金 “天然菌厂”产销两旺

威宁黑石镇集市上售卖的野生菌。(受访者供图)

8月27日凌晨4点,威宁自治县黑石镇三河村,61岁的邓小粉背着竹筐、手持电筒,钻进村后的山林。“这里有一丛青头菌!”她轻声惊呼,弯腰采下菌子,小心翼翼地放进筐里。

“青头菌的价格卖到60元一斤,这一丛差不多有两斤。”邓小粉说,“今年菌子长得旺,每次上山捡完菌子,都能卖个百来块钱。”

每逢夏季雨后,全县27万亩野生菌林地便成了“天然菌菇工厂”。凌晨打灯进山、中午集市售卖成了许多当地村民的日常节奏。野生菌不仅带动村民增收,更催生出了“采摘—收购—运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上午10点,哲觉镇公平村的路口渐渐热闹起来。“威宁的野生菌口感好、品质优。这段时间,我每天都要收满满一车运回云南,根本不愁销路。”来自云南宣威的收购商尤兴彪说。在他的面包车旁,村民们拎着篮筐排起长队,篮筐里堆满了青头菌、鸡油菌、见手青这些从山林中采撷的“山珍”。“麻鸡菌15元一公斤、牛肝菌40元一公斤!”尤兴彪一边称重,一边将现金递到村民手中。

威宁野生菌产业的蓬勃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生态守护。地处乌蒙山区的威宁,低纬度、高海拔、雨量充沛,为野生菌提供了绝佳生长环境,境内育有青头菌、奶浆菌、鸡油菌、牛肝菌、鸡枞菌、荞面菌等数十种野生菌。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加强野生菌资源与种群保护,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拓宽群众致富渠道,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我们一方面保护好山林,让野生菌能自然生长;另一方面引导群众科学采菌、规范交易,确保‘年年有菌采、年年有收入’。”威宁自治县国有沙子坡林场场长刘秉江介绍,目前,全县野生菌采集面积达27万余亩,年产量6000余吨,产值达2.4亿元,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