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贵安新区湖潮乡平寨村黑土苗寨旁的一块空地早已热闹非凡。竹筐里满是刚从山里采摘的野生菌,鸡枞菌肉厚菌丝洁白,紫花菌油亮泛着诱人光泽……9月16日清晨,周小武提着满满几大筐野生菌匆匆抵达,等待着慕名而来的食客。
“这几天雨水足,菌子长得特别好。”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珠说,“虽然辛苦,但这几个月已经赚了5万多元。”
市场另一端,周小武的母亲鲁群英正麻利地给顾客称重。这位采了20多年菌子的“老把式”说:“五月开始是鸡枞菌,七八月紫花菌最多,现在这个时节黄丝菌正当时。不同的菌子价格不一样,但都比城里便宜不少。”
从贵阳市区特地赶来的王河夫妇收获颇丰。“昨天坐车路过看到这个市场,今天特地坐地铁、转公交来淘宝。”王河扬了扬手里的袋子,“你看这菌子多新鲜,晚上就做一锅菌子火锅了。”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路边市场不仅吸引着周边食客,还通过互联网香飘全国。
“昨天晚上下单,今天早上采摘好打包,明天早上就能到。”平寨村村民白永志说。虽然今年刚开始试水直播带货,白永志已是黑土苗寨小有名气的“菌菇主播”。
“最开始的两天,直播间只有个位数的观众,后来我改变策略,给大家科普菌子种类,教大家分辨野生菌和种植菌,人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最火的一场直播有3000多人同时在线,两条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还接到上百斤的大订单。
今年以来,更多食客循着直播和视频而来,“不仅把菌子卖出去了,还带动当地老百姓,把很多农副产品售卖出去了。”白永志说。
如今,黑土苗寨市场摊贩数量也增加了不少。白永志计划支口大锅,现场焯水真空打包,“这样既能减少运输损耗,又能锁住鲜味,让千里之外的顾客尝到最地道的贵州山珍。”
夕阳西下,市场的热闹渐渐散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与互联网,正把平寨村黑土苗寨的山珍送往千家万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