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460家龙头牵引产业向新而行

金沙县夏秋茶机收。 (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供图)

威宁自治县哈喇河镇牛街村蔬菜基地,务工群众正在采收红菜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摄

毕节市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0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12家、市级342家。

秋日的下午,毕节市金沙县岚头镇三桥社区种茶大户张应然在茶园里忙碌时,手机突然弹出短信:茶青款5.3万元已到账。他笑着说,“以前,春茶采摘结束后,夏秋茶多被修剪丢弃,现在都变成增收‘宝贝’了。”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金沙县,地处北纬27度黄金产茶区,种茶历史久远,茶叶品质上乘。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金沙县为“中国贡茶之乡”;2014年,“金沙贡茶”被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金沙县现有30万亩茶园,其中投产茶园16万亩,但长久以来,由于夏秋茶利用率不足,茶农收入高度依赖春茶,夏秋茶要么被低价收购,要么废弃田间,令茶农惋惜却又无奈。

如何让绿叶持续生金?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由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与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碾茶创新中心”投产,成为毕节市首条碾茶生产线,提升了夏秋茶的利用率,改变了传统茶产业“重春茶、轻夏秋”的格局。

“生产线投产后,我们面向全县收购夏秋茶鲜叶,每天能加工5万斤夏秋茶鲜叶,最多的时候,能加工10万斤以上鲜叶。”该公司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负责人郑济奎介绍,加工后的夏秋茶不仅直接销售,还能“变身”为茶萃取液、茶饮料、抹茶粉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公司已与农夫山泉、古茗、喜茶等饮料厂商及新茶饮、奶茶企业建立了稳定供应关系。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产业振兴的生力军,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奖补等措施,毕节围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核桃、肉牛、家禽“八大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产品业态模式新、市场竞争能力强、联农带农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仅将深山南瓜发展为产值超过亿元的大产业,还填补了贵州省南瓜产业精深加工和出口的空白;

大方县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通过品牌建设,让天麻从“论斤卖”的鲜食品变成“论克卖”的天麻粉,加工的天麻酒还出口俄罗斯;

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毕节盛园蛋业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了蛋鸡养殖全流程的自动化,打造出一条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推动蛋鸡产业年产值向10亿元目标迈进……

从产品到产业、从单一业态到多元融合,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毕节的农业产业加快了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步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美好场景。

目前,毕节市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0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12家、市级342家。“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的龙头企业,发挥着中枢枢纽和桥梁纽带作用,牵引各环节全面提升,大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让农业产业强筋壮骨。同时,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增加农户收入。”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负责人孟军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